煎中药是一门学问
煎的好坏,服用的方式
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
对治疗疾病十分重要
选用砂锅煎药
火候与水量
煎药的流程
浸泡: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需要后下的药无需浸泡。
第一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5~30分钟,需要后下的按要求在关火前5~10分钟放入后搅混。
第二煎:在第一煎药渣中加冷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第一煎同样的时间。
倒出:将两次煎出的药水混合,装入保温瓶或冰箱,每日分2-3次服用。
注意事项
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类、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需要后下的药:芳香辛散类药,挥发性强,久煮易失效的药,需要后下。
需要另煎的药:一些贵重药需要另煎,以免跟群药同煎造成浪费或者药性不纯,如人参、西洋参、藏红花等。另煎药液与群药煎出的药液混合后服用。
需要冲服的药:一些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即需要用熬好的药水冲服。如三七粉、川贝粉、珍珠粉、琥珀粉等。
需要烊兑的药物: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
入药液,一同服用。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饴糖等。烊化的方法,一般采取隔水蒸,将药物放在一个小碗里加少量水蒸;或者将小碗放在水中加热,烊化药物。
服用方法及时间
一般服用方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中药服用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疾病的病性、病位及所服用中药的具体功效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同中药的服用时间建议如下:
1.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用,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而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2.缓下剂: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3.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4.补益药:宜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发挥药效。
5.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
6.含有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汤药的煎煮除传统的煎煮法外,出现了不少新式煎煮法。中药煎药机以方便、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医院。
中药煎药机可以数剂合煎,同时服用方便而且方便出门携带。
一代名医李时珍曾说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则药亦无功”
强调的就是煎药的重要性
这些煎药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