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鸡的优势和不足(养鸡技术林地优质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262

10周龄到上市前的阶段,是育肥期,是生长的后期。育肥期的目的是促进鸡体内脂肪沉积,增加肉鸡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适时上市。 鸡体的脂肪含量与分布是影响鸡的肉质风味的重要因素。优质鸡富含脂肪,鸡味浓郁,肉质嫩滑。

鸡体的脂肪含量可通过测量肌间脂肪、皮下脂肪和腹脂做判断。一般来说,肌间脂肪宽度为0.5~1厘米,皮下脂肪厚度为0.3~0.5厘米,表明鸡的肥度适中;在该范围下限为偏瘦;在该范围上限为过肥。脂肪的沉积与鸡的品种、营养水平、日龄、性成熟期、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优质鸡都具有较好的肥育性能,一般在上市前都需要进行适度的肥育,这是优质鸡上市的一个重要条件。

比较适宜在后期肥育的鸡种有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石崎杂鸡、烟霞鸡,以及我国自己培育的配套杂交黄羽肉鸡中的优质型肉鸡。可在生长高峰期后、上市前15~20天开始肥育。

林地养鸡的优势和不足(养鸡技术林地优质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一、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优质肉用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质量。在饲料配合上,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其营养要求达到代谢能12~12.9兆焦/千克,粗蛋白质在15%左右。为了提高饲料的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羽毛的光泽度,饲养到70日粮以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油脂2%~5%。饲养地方品种,可供给富含淀粉的红薯、大米饭等饲料。

二、公鸡的去势肥育(阉割)

地方品种的小公鸡性成熟相对较早,通过阉割去势可以避免公鸡性成熟过早,引起争斗、抢料。阉割后公鸡生长期变长,沉积脂肪能力增强,阉鸡的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增多,肌纤维细嫩,风味独特,售价较高。一般认为地方品种优质鸡体重1千克左右较为合适。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手术后每只肌注青霉素、链霉素7万~8万单位,预防感染。公鸡在阉割34周龄后进行育肥。

林地养鸡的优势和不足(养鸡技术林地优质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三、限制放养

肥育的优质鸡应限制放养,适度肥育。肥育的鸡舍环境应阴凉干燥,光照强度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炎热干燥气候应将饲料改为湿喂,使鸡只采食更多的饲料。

四、育肥饲料

育肥饲料应提高日粮脂肪含量,相对减少蛋白质含量,代谢能可达12~12.9兆焦/千克,粗蛋白质在15%左右,在饲粮中添加3%~5%的动物性脂肪。

后期饲料尽量不用蚕蛹粉粕、鱼粉、肉粉等动物性蛋白,以免影响肉质风味,菜籽饼粕、棉籽饼粕对肉质、肉色有不利影响,应限量或尽量不用。不用羊油、牛油等油脂,以免将不良异味带到产品中,影响适口性。不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应尽量选择富含叶黄素的原料,如黄玉米、苜蓿草粉、玉米蛋白粉,并可加入适量橘皮粉、松针粉、茴香、桂皮、茶叶末及某些中药,改善肉色、肉质,增加鲜味。

林地养鸡的优势和不足(养鸡技术林地优质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五、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做好鸡新城疫,马立克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细菌性疾病、驱虫。中后期要慎用药物,多用中草药及生物防治,尽量减少和控制药物残留而影响肉质。

六、适时出栏

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生长速度逐渐减弱,饲料转化率也逐渐降低,但是鸡的肉质风味又与饲养时间的长短和性成熟的程度有关。优质鸡的上市日龄应根据鸡的品种、饲养方式、日粮的营养水平、市场价格行情等情况决定适宜的上市日龄,一般在120日龄左右上市为宜。

出栏前需要抓鸡,抓鸡会对鸡群造成强烈应激,为了减轻抓鸡所带来的应激,抓鸡最好在天亮前进行,用手电照明,抓鸡要小心,最好抓住鸡的双腿,避免折断脚、翅,以免造成鸡的损伤而影响外观质量,降低销售价格。

标签: 林地养鸡的优势和不足 林地生态养鸡实用技术 林地养鸡的养殖利润 养鸡 饲养管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