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技术要点(林下生态养鸡主要防病措施有哪些)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149

林下生态养鸡主要防病措施有哪些?

(1)选择合适的放养区 从疫病预防、控制角度,林下养鸡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易于排水、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要远离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皮毛加工厂等易污染单位。鸡舍的建筑应根据本地区主导风向合理布局,从上风向排列至下风向。育雏舍多建在林地以外,单独育雏。

(2)把好鸡种引入关 鸡群发生的疫病中,部分是从引种鸡场带来的。因此,从外地引进雏鸡时,应首先了解当地有无疫情。若有疫情则不能购买,无疫情时,引进前也要对该种鸡场的饲养管理、防疫进行详细的了解。雏鸡应来自非疫区、信誉度高、正规种鸡场。

(3)科学饲养管理

①满足鸡群营养需要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根据鸡的品种,分群饲养,按其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饲养密度,植被情况,供给相应的配合饲料,以保证鸡体的营养需要。同时,还要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合理安排放牧时间,以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从而有效防御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饲养环境条件差,往往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也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要按照鸡群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饲养密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防止惊群的发生。

③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所谓“全进全出”,就是同一放牧地块和一栋鸡舍在同一时期内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鸡,又在同一时期出栏。这种饲养方式简单易行,优点很多,既便于在饲养期内调整日粮,控制适宜的舍温,进行合理的免疫,又便于鸡出栏后对舍内地面、墙壁、房顶、门窗及各种设备彻底打扫、清洗和消毒,以及放牧地的自然净化。采取这种饲养方式,能够彻底切断各种病原体循环感染的途径,有利于消灭舍内的病原体。

④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放养区的废弃物包括鸡粪、死鸡等。一般在下风向最低位置的地方或围墙外设废弃物处理场。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当肥料出售。死鸡焚烧或深埋。

⑤做好日常观察工作 随时掌握鸡群健康状况,逐日观察记录鸡群的采食量、饮水表现、粪便、精神、活动、呼吸等基本情况。统计发病和死亡情况,对鸡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经济损失。

(4)搞好消毒工作 ①放养区及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经常保持有新鲜的消毒液,凡进入鸡舍必须经过消毒。车辆进入放养区,车轮要经过消毒池。②工作人员和用具固定,用具不能随便借出借人。工作人员每日进入鸡舍前要更换工作服、鞋、帽,工作服要定期消毒。放养区内的工作鞋不许穿出区外,放养区外的鞋不许穿进区内。③鸡舍在进鸡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和消毒。栖架、蛋箱应定期消毒。料槽应定期洗刷、晾晒,否则会使饲料发霉变质;水槽要每日清洗。④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用0.3%过氧乙酸或0.05%一0.1%百毒杀或“1210”对鸡群进行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作用很大。通过带鸡消毒,不仅能使鸡舍的地面、墙壁、鸡体和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还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氨气,夏天还有降温作用。

(5)搞好免疫接种 ①放养区一定要根据 当地的疫情和生产情况,制定免疫计划。②兽医人员要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以确定免疫的最佳时机,检查免疫效果。③使用的疫苗要确保质量,免疫的剂量准确,方法得当。④免疫前后要保护好鸡群,免受野毒的侵袭。要避免各种应激,对鸡群增加一些维生素E和维生素C 等,以提高免疫效果。

(6)利用微生态制剂防治疾病 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变肠道环境,或与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强有力的优势菌群,抑制致病菌群;同时,分泌与合成大量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各种生化酶、抗生素、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以调整和提高鸡饲料转化率。对机体可以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消除粪尿臭味、防病治病、提高存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的目的。

(7)合理预防投药,提高鸡群健康水平 除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免疫接种等工作外,合理使用药物防治鸡病,也是搞好疾病综合性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林下生态养鸡主要防病措施有哪些)


标签: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养殖生态鸡的一个方案 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