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低温、日照短、鲜饲料短缺,产蛋鸭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产蛋率会显著降低,有的几乎停止生产,所以冬季要保持产蛋鸭的高产高效率,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赶上寒冷,保持温暖。
从每年的12月初到次年的3月初,气温经常低于10℃,所以进行固态冷暖尤为重要。最佳产蛋温度为15~25摄氏度,最低温度不能低于6摄氏度。冬季前,鸭舍应用草帘或厚塑料薄膜覆盖,修窗,堵墙,准备清洁的草席。尤其在雨天、雪天和冰天雪地的天气里,白天和晚上要每隔2-3次检查,到门窗挂上稻草窗帘等防寒材料,地面覆盖稻草等,每隔3-5天更换一次垫草。在严寒的夜晚,产蛋鸭在冬季有亲近取暖的习惯,因此饲养密度可提高到每平米8-10羽。冬季,鸭子的通风应在中午进行,视温度而定。冬天,鸭子应该在早上晚些时候和晚上早些时候放生,以便适当地减少下水的频率。当有充足的阳光时,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二是科学调整定额。
冬季,蛋鸭的能量需求高于常规鸭。每千克的进料能量应达到28. 92-29 .87千卡,蛋白质含量可降至17%~18%。每天适当增加玉米和其他饲料的饲料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喂一些新鲜的活体饲料,如蜗牛,蚯蚓等。同时,适当喂饲蔬菜、萝卜等绿色饲料。一般来说,白天喂3次,晚上吃1次。应先喂食,再饮水,再喂青饲料。
三、合理补充照明。
产蛋鸭应每天暴露在不少于16小时的光照下。冬季日照短,难以满足产蛋需要。早晚要补充照明,每平方米鸭场配备1个25瓦灯泡。灯泡的安装高度离地面2米,加上灯罩使光照在鸭子上。灯泡每5~6天擦拭1次,以免遮蔽灰尘,影响光线质量。在冬天,鸭舍通常在大约18点开灯,在21点钟关掉一些灯泡,留下微弱的灯光过夜。
四、重视防疫工作
1。每隔6-7天洒一次抗蛇毒血清或消毒药,或撒20%生石灰乳。发病期间,每1~2天1次。
2。垫草每3-5天彻底更换一次,运到离鸭舍300米的地方进行发酵或焚烧。
3。为了防止禽流感的发生,可以在十一月初注射蛋黄抗体或抗血清,每羽颈部皮下注射2毫升。如果发生病害,可在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
4。禽霍乱主要发生在秋冬季。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可在10月底和11月初注射一次禽霍乱油乳剂或灭活疫苗。有效期可达3~6个月。如果发生该病,应尽快将10克盐酸沙拉沙星溶于100kg水中,使鸭子饮用3-5天,或将此药每10克混入40kg饲料中,饲喂鸭子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