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养殖技术、了解最新行情,在线咨询养殖难题和老师零距离交流,请点击右上角关注↗猪大夫在线。

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以及气候易变的冬、春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
本病可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较弱、呼吸道感染增多、贫血、黄疸和发热,其危害性在于该病引起猪只机体抵抗力降低,使猪只容易继发感染其它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感染,在转群、长途运输等应激条件下容易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传染病。

1、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原因: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疾病,只有在应激和肌体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才会诱发此病。如饲养管理不良、天气突变、突然换料、更换圈舍、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当猪群遇到各种应激比如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或患猪瘟、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慢性病时,容易爆发此病。
2、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一般情况下发生在哺乳猪、怀孕母猪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
病猪发病突然,体温升高到39.5℃~42.0℃,精神委顿,饮食减退,卧地不起,病猪表现贫血、消瘦;后期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发绀,指压不褪色,甚至整个猪皮肤呈红色,成为“红皮猪”。
新生仔猪可因过度贫血而死亡;断奶仔猪不能发挥很好的生长性能;育肥猪生长缓慢,出栏延迟;母猪流产、死胎、不发情或发情后屡配不孕。
患病育肥猪初期便秘而后腹泻,有的尿呈酱油色,呼吸急促,心音亢进,出现寒颤,抽搐;母猪可携带附红细胞体,出现繁殖障碍。
3、猪附红细胞体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购入猪只应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添加剂,或中药消红五加一800g/t或每公斤饲料添加90毫克阿散酸或45毫克洛沙砷,连续使用30天。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特效的不多,每种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效果都不好。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常伴有其他继发感染,因此对其治疗必须附以其他对症治疗才有较好的疗效。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药物:
1. 血虫净(或三氮眯、贝尼尔) 每公斤体重用5mg-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
2. 咪唑苯脲 每公斤体重用1mg-3mg,1天1次,连用2天-3天。
3. 四环素、土霉素(每公斤体重10mg和金霉素(每公斤体重15mg口服或肌注或静注,连用7天-14天。
4. 新砷凡纳明 按每公斤体重10mg-15mg静脉注射,一般3天后症状可消失。
【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头条号编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