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235

(1)产蛋前期(25~34周) 保持正确的周增重和总增重,强调性成熟的均匀度。为满足产蛋率、体重和蛋重的需求增加料量,23~28周开产后根据产蛋率、蛋重及体重情况增加饲喂量。观察鸡群的行为,加强种公鸡管理,对胸肌发育评分,淘汰不合格和不交配的公鸡,并维持好公母比例。确保公母鸡同步性成熟,公母分饲及公母鸡体况发育良好,通过饲喂管理好种公母鸡的体重,为鸡群提供更佳的饲养环境,包括有效的鸡舍降温和加热系统,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密度等,减少应激。

(2)产蛋后期(35周至淘汰)

①35周至淘汰,产蛋达到高峰后35天左右。一般在35~36周开始减料,并根据鸡群的产蛋率、蛋重、总产蛋状况及体重减料,控制体重和蛋重过度增长。

②30周至淘汰。根据体况管理公鸡,淘汰体况差的公鸡,保持适当的公母比例。

③创造较好的鸡舍条件。为种鸡提供合理的鸡舍条件(表3-14和表3-15),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表3-16),保持更佳的群体大小,一般种鸡群体大小适宜为3000只母鸡。

④减少应激。实际生产中会遇到或发生各种应激如饲料类型和数量的变化、用药过量或不当、环境的改变、转群、免疫、缺水、限饲、惊吓等,每项细小的变化,鸡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因此,在日常的各项操作时,应将考虑应激因素,尽量降低,并在饮水中添加维素、维生素 C等以缓解应激反应。

肉种鸡生产性能,关键在于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要养好肉用种鸡离不开优良的现场和细节管理,任何规范的操作程序都代替不了良好的现场和细节管理。实际生产中,要做好种鸡饲养管理工作就要从现场细节人手,夯实工作之基础是关键。市场上更好的环境控制是人,更好的环境感应器是鸡,每一位饲养管理人 员要从“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出发,问题思考全方面透彻,工作安排细致到位,思路明确灵活,细心观察,为鸡群创造一个舒畅稳定的生存、 生长、生产环境,满足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需求,确保鸡群健康,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1)安装时间在分段式饲养的鸡舍, 产蛋箱应在鸡群从育成舍转人产蛋舍之前安装;在全进全出式饲养的鸡舍,一般在 22周龄安装产蛋箱。

(2)安装要求又不易被地面垫料所污染,同时,蛋箱的高度要适宜,既便于种呼鸡进出产蛋窝还能为种母鸡提供一个躲避种公鸡强扰的产蛋场所。一般更底层产蛋箱的进出踏板距垫料高度不应超过45厘米。底层踏板和二层踏板的问距不应少于15厘米。

(3)安装数量鸡场产 强箱的数量应技开产时种母鸡的实际存栏量以及每个产蛋窝更多供给四只种母鸡使用为基础计算。产蛋窝不足,将会使地面蛋、脏蛋或窝内破损蛋增多。

(4)蛋窝垫料垫料应根据传统产 蛋鸡的习性布置,为了不伤鸡蛋,应尽量使用洁净、卫生、优良的产蛋箱垫料。通常建议使用烘干的松木刨花,因其质地松软且对昆虫、细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天然抵御性。应做好刨花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监测工作,以确保刨花未受到有害物质、霉菌和昆虫的污染。确保刨花始终保持洁净、干燥和卫生,切记不要露天贮放垫料。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用种鸡产蛋期应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好产蛋箱)

(5)产蛋箱的使用至少在见蛋前一 周,打开产蛋箱上一层产蛋窝。见到头一个种蛋时,打开下-层产蛋窝,将5~7天所有产的蛋都放人产蛋箱,吸引母鸡进入产蛋窝。要确保在喷雾降温系统工作时,雾滴不会飘人产蛋箱;同时雾滴不可过大,否则会弄湿地面垫料。结尾一次拣蛋之后,赶出所有母鸡并关闭产蛋箱,防止鸡只趴窝,弄脏产蛋箱垫料。次日开灯前将产蛋箱打开,以便早产的鸡只进入产蛋。

(6)地面蛋每小时要 在鸡舍内来回走动,驱动所有鸡只远离墙边和角落;要将蛋车通过鸡舍中间,用小旗将鸡只从产蛋箱下赶出;都要拣出窝外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可避免种母鸡将粪便和污物带人产蛋箱。

(7)机械式产蛋箱训练方法 鸡只转群后前3~5天将产蛋箱提升至2米高,使鸡只便于从地面到棚架上采食饮水。产蛋箱落下后,在通常收集种蛋的时间使集卵带每天至少全线运转四次,使鸡群熟悉该系统。鸡只吃完料后,在地面上来回走动将鸡只赶到棚架上。要避免在棚架上走动,防止鸡只用产蛋箱时受到干扰。下午每小时都要在地面上来回走动次。

标签: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种蛋孵化技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