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饲料中抗菌增效剂,以及抗菌增效剂的作用特点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家兔常用药物有哪些?
1、养兔常用药物主要是用来防治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饲料中抗菌增效剂他常见多发疾病的饲料中抗菌增效剂,主要有以下几类:(1)抗菌素类药物 主要包括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红霉素等。
2、家兔实验中常用的麻醉药是戊巴比妥钠和氨基甲酸乙酯。 戊巴比妥钠:常用剂量为30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3%的溶液,从耳缘静脉注入。
3、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对幼兔拉稀有特效,还可以治疗口腔炎和呼吸道疾病。1/4 1/2片口服,连用2~3天。1煤酚皂溶液(来苏儿):属常用消毒药,常用 3%~5%的水溶液消毒兔舍、地面、笼具,杀菌消毒力较强。
4、常用药物有人工盐(18%食盐、44%干燥硫酸钠、36%碳酸氢钠、2%硫酸钾混合而成),成年兔5~6克,幼兔减半,加适量温水口服。温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水,用人用导尿管灌肠,30~40毫升/次,效果甚佳。
抗菌增效剂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服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血尿、药物过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TMP)可导致叶酸缺乏,长期服用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所以应及时查血象。“是药三分毒”应该严格遵从医嘱服药。
吃了阿莫西林后要是出现了头晕犯困的现象,可能是服用药物之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交叉用药:病原体对磺胺类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和抗菌素联合用药,交替使用。
抗球虫药有哪些?使用中应注意些什么?
1、托曲珠利、马杜霉素、盐霉素、拉沙菌素、地克珠利、常山酮、氯_吡啶等 临床应用饲料中抗菌增效剂:主要用于防治鸡、兔等动物的球虫病饲料中抗菌增效剂,球虫病的药物防治应以预防用药为主饲料中抗菌增效剂,发病时采用有效抗球虫药进行的治疗饲料中抗菌增效剂,适当应用有效抗菌药物。
2、鸡喂球虫药一般是3-5天一个疗程饲料中抗菌增效剂,一般是从15日龄开始预防,到65日龄结束,期间一般是喂三次球虫药,一次三天。如果球虫严重的鸡场,可以提前到12天,不过要注意和疫苗免疫间隔3天以上。
3、氨丙啉 本品是唯一可以用于产蛋鸡的抗球虫药,亦可用于混合感染的雏鸡球虫病,用治疗量连喂7天,随后以半量饲喂14天,如与磺胺喹噁啉各0.006%混入饲料中,抗球虫范围更广,且安全有效。
4、连喂4~5天。注意混合均匀,以防中毒。球痢灵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在每千克饲料中加0.12克,连用30~40天,疗效好,并对免疫力无影响。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疗效显著。每片15毫克。
我国常用抗菌增效剂有哪两种?
1、抗菌增效剂可与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而增强疗效,所以称为抗菌增效剂。它们是人工合成的二氮基嘧啶类。常用的有甲氧苄啶(TMP,甲基苄氨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和二甲氧苄啶(DVD,二甲氧苄氨嘧啶)两种。
2、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三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二甲氧甲基苄氨嘧啶(OMP)。 作用与用途: 本类药物对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作用。
3、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三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二甲氧甲基苄氨嘧啶(OMP)。
4、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谱与磺胺药类似,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发挥抗菌作用,但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单独使用。通常与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恶唑或磺胺嘧啶合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5、【答案】:C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代表药物为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磺胺类药物阻断二氢叶酸的合成,甲氧苄啶能阻断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二者合用,可产生协同的抗菌作用。所以甲氧苄啶属于抗菌增效剂。
抗菌增效剂的作用与用途
1、可治疗鸡白痢、禽霍乱、呼吸道继发性细菌性感染等。DVD内服吸收少,血中浓度最高时也仅为TMP的五分之一,所以DVD与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并用,多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如鸡白痢、禽霍乱。
2、合用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甚至百倍,甚至使抑菌作用变为杀菌作用,故称“抗菌增效剂”。不但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对磺胺药耐药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化脓链球菌等亦有作用。
3、丙磺舒(Probenecid)其作用机制是可以抑制有机酸的排泄,从而提高有机酸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时,由于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从而增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试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及与TMP合用的抗菌增效机理。
1、TMP(甲氧苄氨嘧啶)抗菌机制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饲料中抗菌增效剂,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和利用。SMZ(磺胺甲恶唑)抗菌机制是通过与PABA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形成,从而影响核酸的合成,最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2、TMP(甲氧苄氨嘧啶)抗菌机制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和利用。磺胺类药物抗菌机制是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障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3、由于TMP与磺胺药物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作用,故产生双重阻断作用,抗菌效力提高数十倍。②与四环素类药物的增效机理饲料中抗菌增效剂:四环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TMP干扰核酸合成,从而起到双重阻断作用。
关于饲料中抗菌增效剂和抗菌增效剂的作用特点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