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粗蛋白猪饲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粗蛋白猪饲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行业中蛋白虚高是怎么回事?
目前蛋白质的检测并没有低成本准确的方法,一般都是以检测饲料中的氮含量折算出蛋白质含量,即粗蛋白。
有一类蛋白含量高,但实际的消化吸收率并不理想的原料,比如血粉、羽毛粉等的添加,也可以提高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可饲料真正使用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饲料中有些物质在储存过程中会不断的分解变质,所以有时生产测量值与储存一段时间后的测量值有差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同前些年的三鹿事件中,不良商贩可以通过向奶中添加尿素、三聚氰氨等来提高蛋白含量在检测中的数值。同理饲料中也可以通过添加氮化合物来提高粗蛋白含量。这些都是蛋白虚高的原因。
小猪全价饲料粗蛋16,赖氨酸0.8还是0.9的好?
小猪全价饲料粗蛋白只有15%?大猪粗蛋白含量都在15~18左右,小猪25%还差不多。
动物吸收蛋白是先分解为氨基酸,再按氨基酸比例重新在体内合成蛋白。如果饲料中赖氨酸不足,会限制蛋白的吸收。所以如果不能明确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建议加0.9好了,多了也不会有危险,也多不了什么成本。猪饲料最高蛋白是多少?
母猪饲料蛋白40%是最好的。
一般的养殖户可以选择粗蛋白为39%或者40%的,要是猪的血统靠近外三元、四元、五元的,选择粗蛋白40%~42%的比较合适。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如饼类饲料含粗蛋白40%左右,禾谷类籽实10%左右。这种表示方式的缺点是只说明了数量,没有反映质量,而相同数量、不同质量的蛋白质,猪对其消化率和利用率是不同的,因此,生产上不仅要考虑蛋白质的数量,而且要注重质量。
猪饲料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是根据牲猪不同的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而确定,比如,仔猪阶段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该是20%以上,前期牲猪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该是18%左右,而到中后期育肥阶段的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是13%到15%左右,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浪费,过低满足不了牲猪生长需要。
猪饲料最高蛋白是16%-18%。不同的品种和不同阶段有所差别。
如果是后备母猪和空怀阶段的母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大体上和育肥猪饲料差不多。应该是13%到15%左右。而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由于需要提供胎儿发育营养和哺乳期乳液,所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该达到16%左右。
猪用浓缩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宜:与养猪的类型有关,养猪的软硬件条件,一般的养殖户可以选择粗蛋白为39%或者40%的,要是猪的血统靠近外三元、四元、五元的,选择粗蛋白40%~42%的比较合适。
浓缩饲料:又称为蛋白质补充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鱼粉、豆饼等)、矿物质饲料(骨粉石粉等)及添加剂预混料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半成品。再掺入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就成为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30%~50%之间)、营养成分全面、使用方便等优点。一般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为20%~40%。
饲料配方粗蛋白标准?
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鱼饲料中粗灰分一般多少?
一般10%左右,不宜超过15%。
粗灰分在饲料中并不是起到提供营养成分的作用,而是作为控制饲料质量的的一个指标,灰分含量高表示饲料质量越差。鱼类摄食了粗纤维含量过高的饲料,排泄物大幅度地增加,水质更容易被污染。鱼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过低,饲料在消化道中蠕动过慢,不利于饲料排空,有时会“胀死”鱼类。
饲料中粗灰分的在5%范围内。
饲养中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 粗灰分含量在5%以下,允许相对偏差为5%。
灰分、纤维含量高的原料,往往能量、蛋白含量都很低。因此,饲料中此类原料加多了,营养浓度是下降的。等于说,饲料的营养浓度被稀释了。
次粉在中国数据库中,分为一级次粉和二级次粉。
一级次粉又名“黑面”,“饲用小麦粉”,“面粉”粗灰分1.0-1.5%,含有少量麸皮,含淀粉60%,猪消化能3.05Mcal/kg。
二级次粉灰粉1.8-2.4%,含粉率40%,猪消化能2.8Mcal/kg。三级次粉中麸皮多,灰粉在2.4-3.4%,很多饲料厂用的次粉就是这种次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粗蛋白猪饲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粗蛋白猪饲料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