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硬度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饲料硬度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饲料出厂前都有哪些检测指标?
猪饲料的质量检测指标饲料是满足猪营养需要的保证,饲料的营养缺乏、不平衡或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不但影响猪的生长、繁殖,甚至危及猪的健康,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外观检测
对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外观检测是首要的一步,也是最简单、最初步的检测方法。检测的项目主要有:
1.视觉 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变、虫子、硬块、异物、夹杂物等。
2.嗅觉 饲料是否有腐臭、酸败、焦化味道。
3.味觉 通过舌舔和牙咬检查饲料的苦、辣、酸、甜、咸味道。
4.触觉 通过手捻,觉察饲料的粒度大小、硬度、黏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的多少。
5.显微镜检测 是根据外表特征或细胞特点,对单独或者混合的饲料原料和杂质进行鉴别和评价。判明原料的纯度和质量。该法设备简单(用50-100倍放大镜和100—400倍立体显微镜),快速准确,分辨率高,费用低,较易实现。
(二)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的项目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粗脂防、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对豆饼(粕)不但要测定粗蛋白质含量,还要测定尿素酶活性。对鱼粉除测定蛋白质外,还要测定含盐量、尿素和粗灰分。骨粉和磷酸氢钙既要测定钙、磷含量,又要测定氟含量。
(三)霉菌和毒素检测
饲料由于贮存不当,可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其中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
霉菌及霉菌素污染饲料后,其危害性性有两方面:一是引起饲料变质,如颜色、味道、气味等变差,适口性降低,某些成分被分解,营养价值降低;二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引起猪急性或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属剧毒物质,幼猪和公猪较敏感,可影响肝脏的功能,损害肝脏组织。天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引起猪发生雌激素亢进症。
(四)动物试验
该法直接,效果好,但需时间较长,费用多。如消化试验、饲养实验、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试验等。
饲料颗粒硬度国家标准?
饲料颗粒硬度是指饲料颗粒内部结构紧密程度的指标。该指标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理论上,颗粒越硬,食用时耗费的时间越长,其消化率越高,而颗粒越软,则消化率越低。
我国制定的饲料颗粒硬度标准为GB/T 17679-2019。
我的环磨250颗粒饲料机出来的颗粒太硬了?
环磨颗粒饲料机出来的颗粒太硬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原料的种类、质量和含水量等因素都会影响颗粒的硬度。如果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木质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或者含水量过低,都会导致颗粒硬度过高。
2. 饲料配方的设计:饲料配方的设计也会影响颗粒的硬度。如果配方中添加了过多的粗纤维、木质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或者添加了过多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都会导致颗粒硬度过高。
3. 饲料加工工艺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控制也是影响颗粒硬度的重要因素。如果磨盘间隙过小、转速过快、温度过高等,都会导致颗粒硬度过高。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饲料原料的配比和含水量,选择易消化的原料,避免添加过多的难以消化的物质。
2. 调整饲料配方的设计,控制添加量,避免添加过多的难以消化的物质和营养成分。
3. 调整饲料加工工艺,控制磨盘间隙、转速和温度等参数,使颗粒硬度达到适宜的水平。
可能原因:
生物质颗粒机压辊与模具之间的间隙过大,间隙过大就会造成颗粒成型度差,硬度不够。
如果间隙过小,颗粒机长时间工作,模具会因为长时间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因此操作员应严格按照厂家的规定来调整间隙
饲料应该加多少水才能造颗粒?
如果是很干的料,可以加一些水,含水在20%之下就行,加入10斤即可,一定要研磨才可以实用的哟,取10-20斤干饲料(一般是草粉和糠,注意不能用粮食作物,因粮食作物在研磨时产热会发粘结块,会自动把磨孔堵死),及5-8斤的细砂混合后再按20%对入植物油或废机油用手搓均匀,应先把模板上面刷上植物油或废机油,这样研磨一直到出的颗粒料光滑有硬度为止
饲料硬度单位是kg吗?
硬度是饲料颗粒强度方面的指标,同时它对动物采食和消化有一定影响,一般采用硬度作为饲料颗粒的硬度指标。颗粒硬度是用硬度测定仪测定的。使用硬度测定仪时,将颗粒饲料径向放在夹具上。持续按下工作按钮时,通过丝杠使弹簧的张力逐渐增大直至将颗粒饲料压断。颗粒被压断时的最大压力可以通过传感器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换算后显示其硬度值,这就是该颗粒的硬度,单位kg。
从饲料颗粒样本中,随机取出10个颗粒,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硬度值的平均值即为该样本的颗粒硬度。一般测定两次,并比较两次测定结果是否一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硬度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硬度标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