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肉牛饲料转换率-养肉牛饲料转换率多少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羊技术 14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肉牛饲料转换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养肉牛饲料转换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陆地上饲料转化效率排第1的动物品种?

白羽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非常高,1.5斤饲料可以生产1斤的鸡肉,是陆地上饲料转化效率排第二的动物品种。”舒鼎铭说道。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中国白羽肉鸡祖代种鸡主要靠进口。舒鼎铭透露,白羽鸡品种国产化正在进行中。中国科学家已研究出较成熟的白羽鸡新品种,很快将通过国家新品种(配套系)审定。

目前,中国白羽鸡每年的生产量是44亿只,产生750万吨的鸡肉。黄羽鸡每年产量达48亿只,产生400多万吨的鸡肉。黄羽鸡是中国代代传递留下来的战略性生物资源。黄羽肉鸡肉质鲜美、有嚼劲、有鸡味。中国的黄鸡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育种技术、产量、应用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299个地方鸡种分布在56个国家,中国地方鸡种数量占比达到38.46%,排名第一。中国地方鸡种资源有115个,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广东的代表鸡种有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怀乡鸡等。

广东在黄羽鸡的育种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舒鼎铭说,广东培育了中国的第一个黄鸡品种;在我国自主培育的59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黄鸡品种中,广东有24个;广东是全国黄鸡最大的供种基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60%。舒鼎铭所在课题组曾对惠阳胡须鸡进行育种科研攻关,如今每只胡须鸡母鸡每年提供雏鸡数量增加97.4%,66周内每枚蛋的耗料降低了44%。

中国的鸡类育种技术经历了5个时代。最早只能用眼看、用牙咬,用一把尺、一杆秤来选种。如今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精确选种;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生物防控技术能精确掌控鸡生活的温度、湿度等指标;智能科技也促进育种的发展,如智能机器人可实时检测鸡群情况。舒鼎铭说,如何让鸡肉的品质更好地满足当前“冰鲜鸡”的消费形式,是科学家未来要攻克的课题。

传统的饲料转化率计算方式是饲料重量除以动物的增重,比如2.0 公斤的饲料,使得鸡增加了1公斤的体重,那转化率就是2.0。这种方法换算时,数值越低,则转化效率越高。

目前的经济动物平均饲料转换率效率由高到低是:水产动物(鱼,虾,等)1.6,白羽鸡肉鸡 2.0,肉猪4.0,肉牛8.0。

而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饲料转化率还应该考虑到饲料转化成的不可食用的部分,比如骨头,羽毛,鳞甲等。以此来换算出营养的保留率和热量保留率。这样得到的结果越高,蛋白质保留在此类动物中的比率就越高10。

经过这个方法推算出的蛋白质保留率由高到低是:白羽鸡肉鸡37%,鲑鱼28%,肉猪21%,水产动物 19%, 肉牛 13%。

热量保留率由高到低是:白羽鸡肉鸡27%,鲑鱼25%, 肉猪16%,水产动物 10%, 肉牛 7%。

陆地上饲料转化率排第一动物:快大型肉鸡!

快大型肉鸡,养到3.5公斤出栏体重,料肉比不超过2.0。如果提前出栏,甚至可以做到料肉比1.5。如果饲料档次提高,加入一些动物不饱和脂肪酸(比如鱼油),乳化液(溶血卵磷脂),益生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辛,料肉比会更低,至少再降低0.2!

牛的出肉率是多少?

一般肉牛的出肉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肉用牛的品种,饲养技术与条件,因此产肉率也不同,牛的出肉率估算大概在35~50%之间。其计算公式为: 牛的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 牛的出肉率为不计内脏脂肪重量的新鲜胴体重与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胴体重:即是屠宰的牛除去头、四肢(从前膝关节和飞节截去)、皮、尾、血和全部内 脏,而保留肾和其周围脂肪的重量。

例如:500kg活牛出肉率若按50%计算,500×50%=250Kg。可以出净肉大约250kg。

牛的出肉率是35~50%。

不同品种的牛,其出肉率都各不相同,黄牛的出肉率只有30%左右,而西门塔尔牛的出肉率可达到50%。想要提高牛的出肉率,可以在牛的生长期,喂食不同配比的饲料,且将温度控制在10~21℃,也有利于牛的生长

一般肉牛的出肉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肉用牛的品种,饲养技术与条件,因此产肉率也不同,牛的出肉率估算大概在35~50%之间。其计算公式为:

牛的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

牛的出肉率为不计内脏脂肪重量的新鲜胴体重与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胴体重:即是屠宰的牛除去头、四肢(从前膝关节和飞节截去)、皮、尾、血和全部内 脏,而保留肾和其周围脂肪的重量。

例如:500kg活牛出肉率若按50%计算,500×50%=250Kg。可以出净肉大约250kg。

一头牛每个部位产肉25%

牛头的出肉率为35-50%左右,即50斤的牛头大约可产17.5-25斤肉

一头牛净宰率大概为45%左右,也就是说在屠宰之后,一个1000斤重的牛,出肉的重量大概在450斤左右,有时候出肉会更多,有时500-600斤的牛,出肉重量可达300斤。主要的组织机构为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骼组织,其中骨骼组织占大概15-20%,肌肉组织、占50-60%

肉牛的饲料配方?

40公斤以上的架子牛:玉米65%、食盐1%、棉籽饼15%、麸皮11.5%、豆饼5%、骨粉1%、苏打粉1%、香味剂0.5%。250公斤以上的青年牛:玉米60%、豆饼10%、苏打粉1%、棉籽饼20%、骨粉1.5%、食盐1%、香味剂1%、麸皮5.5%。肉牛的粗饲料主要以青贮玉米秸秆和啤酒糟、白酒糟结合。

肉牛各阶段饲料配方

  1、适合于150-200公斤体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0.1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3公斤或酒糟15公斤,添加剂有食盐40克、尿素50克、磷酸钠20克、瘤胃素60毫克、芒硝15克。

  2、200-250公斤体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稻草2.9公斤或酒糟20公斤,添加剂有食盐40克、尿素60克、碳酸钙20克、瘤胃素90毫克、芒硝18克。

  3、250-300公斤体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2.9公斤或酒糟25公斤,添加剂有食盐65克、尿素100克、碳酸钙10克、瘤胃素160毫克、芒硝30克。

  4、300-400公斤体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5.7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2.3公斤或酒糟30公斤,添加剂有食盐100克、尿素150克、瘤胃素360毫克、芒硝45克。

  专家介绍的此法把牛按体重分成5个段,用各自不同的配料及采食量饲喂,饲喂时先喂粗料后喂精料,每次喂给酒糟量为日给量的1/4,余下的部分用于补充日粮采食的不足。日粮中粗料可用部分氨化微贮料代替,以提高日粮的营养和适口性。

肉牛增重快的添加剂?

1、瘤胃素 是一种生物性的化合物,能促进肉牛增重的饲料添加剂。目前使用的制剂为瘤胃素钠,每千克饲料添加5.5毫克~33毫克。每头牛日喂50毫克~360毫克。

2、碳酸氢钠 又称小苏打,是奶牛常用的缓冲化合物添加剂。奶牛泌乳期,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10克碳酸氢钠,试验组牛比对照组牛每头多产奶2千克~3千克,奶的质量亦提高。

3、醋酸钠 将制剂醋酸钠按1升奶加30克~35克的比例,与精饲料或甘草粉混合后饲喂奶牛,可使每头牛日产奶提高0.7千克~1.2千克,含脂率提高0.16%~0.21%。

4、多犊锭 这种添加剂对奶牛、肉牛犊牛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并能提高奶牛发情受胎率及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奶牛产奶量。其使用量为每吨配合料添加100克~150克,也可按每头牛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克~6毫克添加。添加时应与精料拌匀,现拌现喂。

5、刺五加 主要应用刺五加浸出液,在泌乳牛饮水中添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

6、丙酸钠 是一种适用于小公牛的能量添加剂。日粮中添加丙酸钠(占饲料量的3%),可提高牛的能量营养水平,日增重可达1200克~1300克,小公牛15月龄~16月龄体重可达490千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肉牛饲料转换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肉牛饲料转换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转换率 肉牛 饲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