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给药是家禽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使用方便等优点,还适宜于病情引起采食减少而饮水正常的情况。但是有的养殖户可能会因不了解饮水给药的细节问题,往往投药后效果不佳,不仅药物产生耐药性,还会延误病情,造成养殖场重大损失。那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饮水给药都有哪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1、科学选择药物
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添加在饮水中进行治疗。为了保证饮水给药效果,需要药物在机体内形成一定的浓度,才能起到杀菌和灭菌作用。 在治疗肠道感染时,选用消化道不容易吸收的药物,这样家禽饮水后药物在肠道内能够形成较高浓度,有利于抑制病菌繁殖和杀灭病菌。 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应选用消化道容易吸收的药物添加在饮水中,这样在呼吸道部位可以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尽快杀灭病菌,帮助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2、剂量
即药物的用量。它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性质。药物要用到适当剂量,才能在机体内产生一定的效果,发挥药物的作用。当药物剂量过小时,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起到防治作用,而当药量过大时,容易出现中毒现象,例如用高锰酸钾消毒肠道预防疾病时,应配制0.1%浓度饮用,效果最好,另外,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作用越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剂量可大些,但决不能超过剂量。而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3、提高药物效果
为了避免药物在饮水中添加时间过长而造成药效降低,所以在添加药物前停止给鸡群供水2-3小时或者在晚上就开始停水,然后更换成含有一定浓度的药水,促使家禽在短时间内都能喝到含有药物的水。
4、溶解度和稳定性
对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要使用一些物理方法,如适当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饮用,否则不仅达不到疗效,还极易引起中毒反应。对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高锰酸钾,要尽快让鸡饮完药液,其方法是给药前让鸡停水1~4小时(夏季不用停水),适当减少配制的药液量,并使用足够量的饮水器。
5、选用良好水质
应选用无污染、干净的饮水添加药物,以免消毒药物来分解药效。通常在饮水中添加药物后,要求PH值在合理的范围内药效最好,否则会降低效果。大多抗生素在酸碱度高的饮水中稳定性变差,而水质较硬时,其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就会络合这些抗生素,从而降低疗效。
饮水给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它是将药物溶解于饮水中,让鸡群在饮水的同时饮入药物,达到预防或治疗鸡病的作用。但是在给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如上文提到的剂量、药物选择等方面,这样才会使药物的效果达到最佳。
标签: 家禽饮用水标准 家禽饮水消毒 家禽给药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