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阴气衰半,起居不利,年逾五十,身体沉重,耳目不聪。
年越六十,阴气萎靡,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知者则强,不知则衰,明辨阴阳,帷幄其中,同出名异,知其内道。
智者悟道,愚者迷失,智者补缺,阴平阳秘,愚者漏损,阴阳失平。
补缺盈满,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心,身心一体。
圣人养生,无为有为,乐恬淡然,志趋虚无,寿命无穷,尽享天年。
人体之中,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左侧归阳,右侧属阴,天人相应。
天之不足,在之西北,西北方阴,地之不满,在之东南,东南方阳。
耳目手足,阴阳交互,人之耳目,右不如左,人之手足,左不如右。
东方归阳,阳气上行,汇聚于上,上明下虚,耳聪目明,手足反之。
西方属阴,阴精汇聚,沉凝于下,下盛上虚,耳目不聪,手足便利。
左右感邪,上部右甚,下部左甚,天地阴阳,不能全也,留邪乘机。
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纲,地有五理,天地交互,万物父母。
清阳升天,浊阴归地,天地动静,阴阳为纲,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有贤人,上顺天道,头颅应天,下应地道,双足应地,中通脏腑。
欲养五脏,清气泽肺,风木顺肝,雷气通心,谷气入脾,雨气注肾。
经络为川,肠胃为海,上下九窍,水气五谷,精华糟粕,入出门户。
天阳地阴,人体相应,阳为泄汗,以雨名之,阳化为气,疾风为名,
暴气象雷,逆气阳热,不法天纪,不用地理,阻遏气血,伤害脏腑。
邪风侵袭,疾如风雨,上医善治,首治皮毛,中工肌肤,接次筋脉。
下工六腑,终治五脏,治五脏者,病入五脏,元气大衰,半半生死。
天地淫邪,害入五脏,水谷寒热,多害六腑,地之湿气,皮肉筋脉。
善用针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阴阳互通。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知内知外,察微其中,阴阳通透,用之不殆。
善诊医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度浊,察视喘息,闻听音声。
权衡主次,知病所主,尺寸二脉,浮沉滑涩,知病所生,以治无过。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形不足者,温养内气,精不足者,补精以味。
病在下身,引径疏导,腹中满者,泻内排灼,内有淫邪,渍汗助阳。
病在皮者,发汗解表,病势慓悍,引流归经,病势内实,驱散泻实。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职,血实决之,气虚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