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极高的热射病,在这个夏天频频发生,也正是因为热射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升高,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了:“热”出病真的很危险,甚至可要人性命!但其实除了热射病以外,很多疾病都会出现高热的症状,若不能及时退热,使得疾病进一步进展,同样会危及生命。
发热也分等级——什么是高热?
正常成人腋下温度是36-37℃,若体温超过37.2℃即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程度又分为四个等级:
低热,指37.3℃-38℃;
中等热,指38.1℃-39℃;
高热,指39.1℃-41℃;
超高热,指体温达41℃以上。
持续高热有多危险?
高热是指体温高达 39℃ 以上的临床表现,其病因错综复杂,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之中,属于危重症范畴。
持续高热会耗气伤津,损害机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除了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还会引起肌肉痉挛或无力,多脏器功能受损,以及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癫痫抽搐、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甚至留下长期的后遗症,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等。
若是高热持续不退,甚至进一步发展到超高热的患者,更是十分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热射病,热射病患者体温可达40℃以上,致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80%!
持续高热如何正确应对?
对于原因不明者的持续高热患者的治疗,西医多予以物理降温、非甾体类药物等措施对症退热,但是疗效欠佳。
以热射病为例,其首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甚至可出现高达40℃以上的高热,早期患者多以头痛、头晕、乏力、大汗、眩晕为主要症状,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发作、谵妄甚至昏迷,进一步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此时,只服用解热镇痛药是无效的,其难以改善患者的过热状态。应该给予患者解热、镇静、抗炎、促清醒的急救药物,以纠正患者的高热状态,促进患者清醒。
而中医在退热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退热“保命”——治疗热射病,中药优势在哪儿?
其实无论是热射病、热痉挛,亦或是小儿高热不退,均可服用安宫牛黄丸进行治疗,其具有解热、镇静、抗炎、抗惊厥等作用,能够有效退高热,促进患者意识清醒,同时还能够保护大脑细胞,不仅能够为抢救赢得时间,还能够降低后遗症。
在治疗热病的领域当中,「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可谓是首屈一指的代表性药物。
安宫牛黄丸出自《温病条辩》,适用于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而“稀里糊涂”的患者。它的适应证颇为广泛,对于多种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急救作用,包括中医辨证为热闭心包的患者;
西医诊断的流行性乙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性血管病、肝昏迷、中风、呼吸系统疾病、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是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患者,都能使用安宫牛黄丸。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下,不要直接将药丸用水给患者服用,以免呛咳窒息。可将安宫牛黄丸与外面包裹的金箔一同研化,用棉签等点涂于患者舌面。
目前,天气依旧炎热,虽已立秋,但是“秋老虎”不可小觑,多地气温仍高达38℃以上。提醒大家,“骄阳热情不减,气温居高不下”,一定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长时间户外工作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