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进入高温阶段,水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产养殖病害进入高发期。7月也是雷雨和台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和暴雨洪灾造成养殖水生动物缺氧泛塘和逃逸,应注意提前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一、病情预测
1. 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闽西北草鱼高密度养殖区域。
2. 鳗鲡: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重点关注闽中、闽西北等鳗鲡高密度养殖区域。
3. 罗非鱼:易发链球菌病,重点关注闽南罗非鱼高密度养殖区域。
4. 大黄鱼:易发刺激隐核虫病、白鳃症、细菌性溃疡病等,重点关注闽东地区大黄鱼高密度养殖区域。
5. 石斑鱼:易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等,重点关注闽南地区石斑鱼育苗场和高密度养殖区域。
6. 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弧菌病等,重点关注闽南地区对虾高密度养殖区域。
7. 鲍:重点预防高温综合征、缺氧等,重点关注闽东、闽南等鲍养殖集中区域。
二、防控措施
1. 白斑综合征:
(1)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
(2)选择健康不带病毒的虾苗进行放养;
(3)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
(4)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
2. 白鳃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水流畅通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高温期间,尽可能投喂配合饲料,少投冰鲜杂鱼,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肽聚糖和黄肝散等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3.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1)加强苗种管理:放养健壮苗种,苗种下池前可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饵料,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多糖等以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定期对食场周围进行消毒。
来源: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