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治疗是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重症患者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重症患者因胃动力紊乱、胃功能障碍、误吸高风险等因素,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感染发生率,有减少住院时间的趋势。但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0.5%~65.7%,对于存在喂养不耐受或误吸高风险的患者,相关指南推荐选择经空肠营养。经空肠营养可减少因胃残余量增多导致的喂养中断事件,降低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对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近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任海霞独自操作成功一例可视化鼻肠营养管置管术,该技术目前为邯郸市首例,填补了该院乃至邯郸市此项技术的空白,使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的护理操作技术登上了新台阶。
七十四岁的贾大娘,因间断发热18天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入住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血标本结果提示,白蛋白32g/L,补充诊断为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病情危重,给予持续气管插管处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呼吸机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此时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血红蛋白逐渐下降,患者无法经口进食,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影响疾病预后,医嘱拟行鼻肠营养管置入给予营养摄入,消化内科护士长任海霞接到会诊请求后,第一时间赶往重症医学科,充分评估患者后,采用可视化鼻肠营养管置入术顺利置管,置管过程中可清楚观察胃肠黏膜及胃肠蠕动情况,为鼻肠营养管置入开辟新理念,减轻患者痛苦。
鼻肠营养管是一种由人造医用材料制成的管腔,经鼻腔放入,远端经过食道、胃幽门、十二指肠,到达空肠上段。可经由鼻肠营养管绕过胃直接提供肠内营养,避免在无法使用胃管时被迫肠外营养,从而有助于肠道运动,维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移位,改善患者预后。
“可视化鼻肠管置入新技术”是一种通过可视化仪器设备,由鼻腔插入,经咽部、食管、胃,精准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具有可视、便捷、安全、准确、置管时间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目前常用的重症患者的鼻肠管留置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床旁徒手盲插法,成功率低,通过幽门时间长,需多次x线射片;超声引导技术受置管者专业技术的限制;胃镜置管,辅助设备不易获取;有创置管,手术胃造口术、经皮内经内镜胃造口术,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风险较高。“可视化鼻肠管置入新技术” 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胃镜操作基础、熟悉胃肠解剖等,任海霞护士长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利用技术特长顺利置管,为患者建立新的营养通道。可视化鼻肠管置管技术的开展,为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院护理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任海霞
任海霞个人简介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护士长、内系科护士长 “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护理专业,内科方向骨干
河北省肝病学会肝衰竭及人工肝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有22年临床工作经验,12年护士长管理经验,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多次被评为“邯郸市优秀护士长”“邯郸市优秀管理人才”,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获科技成果2项,医学会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目前在研课题1项。
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