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团队以枣庄市中区永安乡马场村村民为服务对象,开展了一场有关“防治鸡瘟,提高产蛋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在场村民的广泛支持。
马场村地处峄城万亩榴园的“园中园”景点北侧,有4 个自然村组成,三面环山,有荒山5座,面积约为4100多亩,通过前期调查发现,马场村几乎每家都养一些鸡,由于村民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村里卫生条件较差,夏天又是鸡瘟高发期,因此一但鸡得了瘟疫,只能活埋处理,非常可惜。此在夏季之际,“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团队通过运用专业优势,学习集群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向专业老师请教此类疾病的防控方案,制作宣传单和宣传展板,用文字配以图片、照片对问题进行整理和汇总,积极联系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及时反馈给提问的养殖户,这不仅仅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更是一架养殖户和相关方面专业老师沟通的桥梁,为家禽养殖户开通了一辆与科学健康养殖相互连接的直通车。
通过研究调查,“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团队了解到,鸡瘟,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两种,其一,与病鸡的直接接触,其二,与被致病病毒感染的污染物直接接触。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其传染的速度快,死亡率极高,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发生。鸡瘟主要以预防为主,根据当地鸡瘟的流行状况,选择适宜的疫苗,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适时接种,以减少鸡瘟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鸡瘟的症状,要将发病的通常为3~6 个月,且会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蛋。“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团队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查阅文献、典籍,进行多次研究实验,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饲料与中药相结合的食疗法,有效对鸡瘟进行防控。
想要更快的推广科技知识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为此“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团队成员走访了多户农家,与当地农民深入交流了解各家农户养鸡情况,询问了他们在养殖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向他们讲解了一些养殖家禽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有效防控鸡瘟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农牧渔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模式,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走生态农业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表示受益匪浅。同学们不仅有机会深入农村,实际体验农民朋友的艰辛,增长有关家禽养殖,国家卫生标准等各方面专业知识,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与农民的增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药食同源,助力脱贫”实践队。
标签: 如何防治鸡病 鸡病防治200问 几种防治鸡病的土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