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 赛跑新征程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威海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全域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推进工作专班今年元旦成立后,已有数百人的工程队伍进驻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奋战至今。

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
3月16日,走进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眼前一片忙碌景象:5万平米的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1.7万平米的蓝科大厦已完成绝大部分幕墙安装,1.3万平米的蓝创孵化区外立墙面已整修一新。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推进工作专班负责人程剑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现在每天有几百人在这同时施工,应该说现在是争分夺秒在推进。大概到八月份,蓝科蓝贝全面投入使用,八月份蓝科里边会有一批项目落户,现在已经签协议。”


蓝科大厦专班人员
程剑介绍,作为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三大板块之一,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目前正在做的是“筑巢”工作,就在前一天,专班招商合作组会同环翠区专业招商团队,专题研究制定招商政策、对接科研院所,全力做好“引凤”这篇大文章。“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主要是发展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我们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链中间核心的环节,实验标准,把上下游聚拢过来。”程剑说。

截至目前,已有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等14个平台项目入驻远遥浅海科技湾区。

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海洋智能装备企业,在全球水下自主机器人竞赛中,连续两年打破国外20年关键技术的垄断。总经理韩锦亮说,公司把整个研发团队从上海搬到威海,看中的是威海“近水楼台”海试条件以及这里“马上就办”的营商环境。公司在室内研发的海底探测机器人准备做下海前的试验,需要在海边搭建1.2米深的海水池。他一个电话,专班的工作人员就帮他弄好了:"这个非常让我感动,我们这边机器人遇到这么一个情况,然后这边协调了渔港,包括整个湾区的所有相关的部门,当时打电话就给我办完了。”

全国唯一国家级浅海综合试验场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浅海综合试验场,占据绝佳地理位置的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配套建设了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蓝科大厦、蓝创孵化中心、羊亭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完全满足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试验、孵化、产业转化等一条龙需要。为了找到这样的海试环境,智真海洋科技在全国沿海竟物色了三年。公司现在威海,每天出门就能做实验。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推进工作专班王吉明:“在我们这做实验可能一天上午做一次,下午做一次,时间都很充足,你换到其他地方,你一天做一个实验,甚至要两三天才能做。”

远遥浅海科技湾区

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

海洋新经济先导区
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推进工作专班负责人程剑说,抓住威海得天独厚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优势、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威海加速打造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发展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建设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培植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加快隆起海洋新经济先导区。通过板块联动,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城三个产业,一个是海洋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一个是海洋生物,再一个是海洋新经济,做起来,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力。”
标签: 威海市海洋国际 威海海洋科技馆地址 威海海洋高科技产业园 威海市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