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海南发布猴痘预防提醒,如何预防解答来了)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342

近日,天津、长沙、沈阳等多地发现猴痘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截至2023年7月4日,全球已有11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其中共有88144例确诊病例,149例死亡病例。

对此,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猴痘预防提醒。如何预防?

①不要与有猴痘症状者接触。

②出境人员和前往疫区人员需关注当地猴痘疫情,避免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③避免与猴痘病毒感染者接触,共用物品等行为,避免或减少高危性行为。

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⑤做好健康监测,若与可疑动物或猴痘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及时告知接诊医生流行病学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海南发布猴痘预防提醒,如何预防解答来了)

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

近期病例增多

普通人的感染几率会增大吗?

这些高频问题,解答来了!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海南发布猴痘预防提醒,如何预防解答来了)

不同阶段的猴痘(图|深圳卫健委)

什么是猴痘?是怎么传播的?

据疾控部门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今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传染源。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长可到21天。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海南发布猴痘预防提醒,如何预防解答来了)

猴痘的治疗方法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猴痘的预防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医生:普通人群感染猴痘可能性极低

7月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记者,普通人群日常外出,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且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普遍较轻。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强调,“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猴痘形成规模传播的三大途径。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不排除接下来接触者中会出现更多的零星关联确诊病例,但形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传播跟温度有关,普通人群只要注意做好防范,感染风险极低。”

李侗曾建议,接触者中如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疱疹等,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综合:海南日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

来源: 海口日报

标签: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 猴痘病是什么 海南省猴岛在什么位置 预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