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头条上发布文章“刷医保刷出保健食品,却用眼贴来买单”一文引起社会反响,本来眼睛不舒服想买一瓶眼药水,谁知道被店员过度营销(忽悠)拿回家将近300元的产品。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了,也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现场稽查和事后思考,虽然最后对药店没有处理结果,但是有些共性的问题值得研讨。
现在进入药店,店员都比较热情,首先先问你要买啥药、身体是咋样的症状、有没有慢性病之类的……,然后顾客就会跟着店员到达药品集中区域,在还没有看清楚产品名称的同时,店员就会给你手中递上3-5种产品供你选择。遇到刷医保的和病情不严重的顾客,十有八九就会选择店员推荐的产品:这个要搭配这个、配合那个、长期服用这个、间接外用那个……,一会就抱着一堆产品来到收银台,这就好比“本来想买电动车,谁知道最后开了一辆汽车回去了”,这就是过度营销。
每一个店员俨如一个个“医生”,妙手回春、百病全治,这是不对的,搭配用药应该是医生下医嘱,需要因病施治,店员没有医师资格证,胡乱搭配却变成了“非法行医”,看起来“合规”,但是一定“不合法”。
殊不知这种状况带来的是好多药品束之高阁,最后过期了一扔了之。在这个利益链上:商家提高了销量、店员拿到了提成、消费者刷了医保浪费了金钱、增加了医保资金“暗流”,最后病还是那个病,可是钱没了!
远离过度营销,您会“避坑”吗?欢迎讨论!
标签: 药店过度推销 警惕药店的过度营销措施 警惕药店的过度营销问题 药店 过度 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