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猪肉价格自2019年初开始,历经10个月的连续上涨,在生猪存栏环比回升、零售终端猪肉消费下降、冻猪肉上市量增加、猪肉进口增加等因素叠加共振作用下,进入11月份,吉林省猪肉价格高位回落,连续三周环比下跌。11月末,吉林省监测的全省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为52.2元/公斤,比11月初目前价格最高点下降了9.5%,其中11月15日、11月22日、11月29日全省猪肉平均零售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了1.8%、4.2%和3.8%。
一、猪肉价格高位回落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密集发力是猪肉价格预期下降的根本原因
作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稳定猪肉价格,包括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增加猪肉储备等等,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11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下一步,要落实好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多措并举恢复生猪生产,深入清理各地不合理禁养规定,发挥好储备调节作用,促进禽肉、牛羊肉等生产,确保市场供应,规范市场秩序,遏制部分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安排和部署,吉林省畜牧局、发改委、财政厅等15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十四项措施的通知》,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恢复生猪产能的政策组合拳效果逐渐显现,生猪产能逐渐恢复,使市场过高的猪肉价格预期明显降温。
(二)生猪产能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
当前,在国家各项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全国生猪生产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据农业部统计,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6%,这是19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意味着生猪基础产能已经开始恢复。二是规模养猪场生产恢复快。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三是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吉林省生猪存栏止降回升。能繁母猪存栏回升,生猪存栏下降基本见底,猪肉价格继续走高的势头被压制。
(三)猪肉进口的增加对猪肉供给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据海关信息,前三季度全国进口猪肉132.6万吨,增幅超过40%,缓解了猪肉供应不足的压力。
(四)供需结构的市场调节作用也是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
供给方面,9-10月养猪企业集中压栏,导致这两个月出栏量加剧下滑,从而使得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进入11月,前期压栏的生猪,出栏意愿增加,在此情况下,短期市场供给有所提升,加上政策对后期肉价上涨的预期降温以后,毛猪的出栏量增加,猪肉价格回调。需求方面,前期过高的猪肉价格对需求的抑制作用较大,消费意愿明显下降,牛肉、羊肉及禽类、蛋类、水产等猪肉替代作用增强,抑制猪肉价格继续上涨。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全省猪肉销量同比下降17.4%,牛肉销量同比增长13.5%,羊肉销量同比增长122.4%,禽类销量同比增长11.8%,禽蛋类销量同比增长20.1%。
二、猪肉价格走势预测
面对猪肉等食品价格构性上涨,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保供稳价,通过增加进口猪肉、增加冻猪肉储备以及加大禽肉、牛羊肉等猪肉替代品生产。特别是随着恢复生猪生产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落实,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肉类总体供给的预期向好,预计猪肉价格将会逐步企稳回落。
一是生猪存栏降幅收窄,能繁母猪持续回升。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19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生猪基础产能已经开始恢复,预计后市生猪出栏量会有所增加。二是猪价大涨刺激很多养殖户养大猪,客观上将增加猪肉产量。随着生猪价格大涨,前段时间养大猪多,出栏4头大猪相当于原先5头猪的产肉量,预计即便在现有生猪存栏基础上猪肉产量也将会增加。三是猪肉进口将继续增加。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猪肉进口增幅超过40%,从政策和需求方面来看,预计第四季度进口力度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四是储备肉的投放将增加市场供给。中央储备肉的实时投放,屠宰等企业库存轮换猪肉出库,将会继续增加市场的供给。
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经基本见底,预计通过储备肉、进口肉以及替代品消费品进行市场调节,春节猪肉消费高峰期价格不会过快上涨。按照生猪生产周期,市场供应明显增加或将在明年下半年,预计到2020年下半年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届时猪肉价格可能实质性下降。
三、保证猪肉市场供应稳定价格的建议
(一)全力恢复生猪生产。全省各地应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已出台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和形势研判,多方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努力促进禽肉、牛羊肉、水产品等猪肉替代品生产。要坚持不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执行各项有效防控措施,确保不出现新的疫情。(二)强化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有关部门要尽快纠正超出法律规定的禁养限养和用地问题,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扩大“无抗养殖”试点范围,推动散养向规模、规模向标准、标准向示范转变。加快实现“运猪”向“运肉”转变,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从活体生猪跨省调运向生猪产品调出转变。支持生猪企业开展品牌创建,鼓励省级以上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三)加强信息引导。全省各级商务部要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猪肉市场相关信息,密切监测、预警、分析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形势,建立猪肉价格应急监测机制,实行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制度,积极引导供需平衡。(四)增加猪肉进口。继续鼓励进口企业拓展多元化进口来源,积极增加优质肉类的进口,缓解猪肉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五)做好猪肉产销衔接工作。元旦、春节将至,猪肉消费旺季即将到来,流通企业应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保证质量,增加节日市场供应,满足节日消费需求。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