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呆头呆脑小阿东
编辑 |呆头呆脑小阿东
前言
现在养殖奶牛成了很多朋友的致富项目,那在养殖奶牛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养殖场有个详细的规划。饲养和管理是奶牛生产中两个重要方向,牛舍又是饲养管理的基本场所,更应该给予重视。
在建筑牛舍之前,首先要考虑牛场地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牛场应建立地势高燥的地方。
离开城市、水源、屠宰场、臭水沟和嘈杂的环境(如铁路),同时靠近农田、饲料地、牧场以便取得青绿饲释、青贮原料,并进行放牧,也便于厩肥上田。
农村建立牛场,首先要考虑送奶和奶的销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就无法销如在奶粉厂和乳制品厂附近建场,鲜奶的销售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建设奶牛场要综合考虑其规划和布局等因素,并总结出了奶牛场建设对饲养与管理产生了那些影响。
奶牛场址选择
场址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办好奶牛场的关键之一,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的考虑,统筹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
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符合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第二有利于保持牛体健康;第三,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第四,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第六,能保障安全环境。
根据以上原则执行实地选址,还要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适的位置应选在距生产基地或放牧地比较近的地方,供水供电要方便,同时距公路主要干线不小于 500m 的地方,不要靠近居民点、企业,离居民点至少应在 1000m 以上,也不要靠近水源地以免造成对水质的污染,更不能靠近畜产品加工厂交易市场,周围1500m以内无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地势高燥、平坦、向南或向东南,稍有坡度。既有于排水,又有利于采光。也可利用自然地貌地形,树木、河沟等作为场界的自然屏障。
而对土壤的要求,可分为沙土、黏土和沙壤土。沙壤士透水性良好,雨后不泥泞,易于保持场地干燥和牛体卫生。同时,热性小,热容量大,土壤比较稳定,是适宜的奶牛场地基。
还要保证水源应充足,能满足牛场内的人畜饮用和其他生产生活用水,每头成牛每天饮水在 2666kg,水质要好,不经过处理就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更好。在建牛场前就应该找好水源,必要时对水质进行水质分析,要严格控制质量。
奶牛每天饲料消耗量也很大,场址的选择时要注意饲料的供应条件。饲料消费量很大,远程运输成本高,主要依靠场地附近种植和收购为主,远程采购为辅。选择场址时注意对周边环境的考查,保证饲料来源丰富、方便、种类多、品质好。
此外,牛场还应该具有可靠的电源,对于采用机械化挤奶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奶牛场应该备有发电设备,以保证正常生产。
奶牛场的规划与布局
奶牛场的规划和布局是要根据建设规模来决定,饲养规模比较小的农户养殖,可因陋就简的原则,能够满足奶牛正常生活生产即可。奶牛规模比较大的,建设项目要求比较完善,一般来说可按奶牛场不同功能分成五大区,即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类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一、生活管理区
包括职工居住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本区应在牛场上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职工居住区应至少保证离生产区100m以上,中间可栽绿化带,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人生产区。
除饲料加工厂外,其他仓库放在管理区。
二、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等。辅助生区应该和饲养区相近,便于饲料供应。对于饲养规模较大的奶牛起可以将生产辅助区,尤其是饲料草供应区置于生产和饲料区之间,提高效率,减少机械运输的成本和对奶牛生产的干扰。饲料贮藏加工般位于上风口较好,同时注意防火、防雨。
三、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 (台)、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四、类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禽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施。应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 100m 以上的间距。粪尿污水处理、病畜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奶牛舍建筑
奶牛舍建筑要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用途、性别、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一、设计奶牛舍的基本原则
要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一般来说,奶牛的生产能力 20%取决于品种,40%一50%用同料,20%-30%取决环境,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奶牛的生产力下降10%~30%。
由此可见,修建奶牛舍,必须使其符合奶牛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氨、氮的含量,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环境。
奶牛场要符合生产工艺,包括奶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技术措施。
修建奶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还要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流行性疫病会对奶牛场造成严重的威胁,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化奶牛舍,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
此外,修建奶牛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并根据防疫要求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奶牛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修建奶牛舍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奶牛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 (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农村发展奶牛养殖,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要尽量利用现有房舍,要经过修缮和改造。牛舍的投资相当大,虽一般建筑可用20 年左右,设备一般可用5~15 年,但投资的折旧费差不多要占年支出的第三位或第二位。
通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可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牛舍类型
根据投资颜度、地区差异、饲养方式的不同,所建造的牛舍牛舍类型多种多样。按照开放程度不同,可将奶牛舍分为全开放式牛舍、单侧封闭的开放牛舍和全封闭式牛舍。
全开放式牛舍 全开放式也称凉亭式,也就是指外围护结构开放的畜舍。这种畜舍只能克服或缓和某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如风、避雨雪、遮阳等,不能形成稳定的小气候。但由于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康,利用得越来越广泛。
不过全开放式牛舍是个开放系统,几乎无法防止辐身热,人为控制性和操作性不好,不能很好地强调吹风和喷水的效果蚊蝇的防治效果差。
半开放式牛舍 这种畜舍在南方地区常见,通过单侧或三封闭并加装窗户。夏季开放,能良好通风降温,冬季封闭窗户,可保持舍内温度。
按奶牛在舍内排列方式分类,可将奶牛舍分为单列式、双列式等。
单列式奶牛舍一般适用于饲养奶牛头数较少的农户使用,在建筑形式上,主要要求是: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就地取材,造价较低,牛舍宽度为 5m,长度按饲养头数来决定。一般每头可按1.10~1.20m计算。通道为 1.50m 左右,牛床1.80m,饲槽0.70m。粪便沟及过道1m。
由于牛舍跨度小,通风散热面积大,设计简单,容易管理;但每头牛所摊造价要高于双列式牛舍。
在双列式中,又可分为双列对尾式和双列对头式两种。以对尾式应用较为广泛。因牛头向窗,节,传染病发生的机会较少,挤奶及清理工作也较便利,有利于日光的调节,同时还可避免被排泄物所腐蚀。但分发饲料稍感不便。
奶牛舍建筑结构要求
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牛含建筑的基本要求也不间,南方湿润炎热,对下季的防暑降温要求很高;西北方地区,则要求冬季防寒。
现代牛含建筑的基本要求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牛舍地面
地面要求致密坚实,不打滑,有弹性,便于清洗消毒,具有好的清粪排污系统,地面可采用混凝土、立砖、土、橡胶等。底层为夯实素土、中间层为粗砂石,表层为100mm的C20混土。
二、墙壁
可用普通砖和砂浆修建,北方地区可用空心砖。砖墙厚0.50~0,.75m。在农村也用土坯墙等,从地面算起应砌 1m 高的石块。土墙造价低,投资少,但不耐久。
三、门与窗
牛舍的大门应坚实牢固,宽 2.00~2.50m,不用门槛,最好设置推拉门,白天牛舍阳光直接照射。一般南窗应较多、较大(1.00mX1.20m),北窗则宜少、较小 (0.80mX1.00m)。牛舍内的阳光照射量受牛舍的方向、窗户的形式、大小、位置、反射面的影响,所以要求不同。
四、产房
产房是专用于母牛产犊的地方,是围产期(分娩前、后15天)奶牛的主要生活场所,良好的环境可减少围产期奶牛发病率,尤其是产科疾病发病率。
产房要求冬暖夏凉,易于清洗消毒、接生产。产房牛床长(2.0~2.4) mX (1.25~1.50) m,牛床数量可牛场成年母牛数的10%~15%设置。
五、饲喂通道
位于饲槽前,其宽度应以便于操作为原则(包括机械化饲喂和全混合日粮搅拌车),机械化饲喂的牛场饲喂通道宽度为 4m左右,而队尾双列式牛舍的饲喂通道较窄,约为 1.5m,坡度 1%。
挤奶厅的构造和设施
中、大型牛场应在靠近产奶牛舍建挤奶厅,挤奶厅的大小应根据牛场现阶段的奶牛数和未来的养殖规模综合考虑修建。挤奶厅-般分为并列式挤奶厅、箱式挤奶厅、转盘式挤奶厅和鱼骨式挤奶厅。
挤奶厅的位置应建在养殖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距离牛舍50~100m,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既便于集中挤奶,又减少污染,奶牛在去挤奶厅的路上可以适当运动,避免运奶车直接进人生产区。
根据奶牛的头数决定建造挤奶厅的个数,按照如下公式:
挤奶位数量-泌乳牛头数/单班挤奶时间/4/2
大型奶牛场也可采用转盘挤奶方式。
挤奶设备最好选择具有牛奶计量功能,如玻璃容量瓶式挤和电子计量式挤奶机械。挤奶厅应有牛奶收集、贮存、冷却和运输的配套设备。
然而,卫生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挤奶厅内许可使用的化学物和产品应放在不会对牛奶造成污染的位置贮存。
确保挤奶厅的水被排净。挤奶厅的下水道必须便于对冲洗所水进行处理。地面的下水道口应有过滤较大固体沉淀物的措施道,必须有一个容易清洗干净的滤气阀,使废气和臭气排出挤奶间,下水道应该定期清洗以防阻塞。
笔者认为,奶牛厂的建设要注意多个方面,满足以上要求才能为奶牛的生产和市场发展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