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肉鸡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养殖方式和经营模式持续改进,现已发展成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国。
肉鸡分为白羽鸡、黄羽鸡、817肉杂鸡和淘汰蛋鸡。
白羽鸡生长周期短,40天左右即可出栏,体重可达4-6斤,料肉比低,是我国养殖最多的肉鸡,年出栏量42亿只左右,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养殖,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饭堂常采用这类肉鸡。
黄羽鸡一般也指国鸡,皮肤颜色偏黄,羽毛颜色各异,出栏周期较长,从70天到一年都有,肉质较好,上市体重2-7斤不等,年出栏量40亿只左右,主要在南方地区养殖。
817肉杂鸡属于蛋鸡和白羽肉鸡杂交的肉鸡,这类鸡生长速度仅次于白羽鸡,一般50天左右出栏,主要用于做烧鸡和扒鸡等,味道比白羽鸡好,年出栏量在10亿只左右,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
淘汰蛋鸡一般指蛋鸡用了1-2年后,产蛋率下降,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一类鸡奶奶出栏10亿只左右。
非洲猪瘟引发生猪产能下降,2019年开始生猪价格飞起,但其替代品——肉鸡的价格并未出现较大波动,一方面新冠疫情导致消费需求不振,另一方面国内肉鸡的产能充足,未来肉鸡养殖业的趋势如何?
低利润化是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也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速,非洲猪瘟给养鸡业的暴利时代渐行渐远。
国庆期间消费是有一些提振作用,但是由于产能过剩,鸡价一直提不上去。说明市场上并不缺鸡,另外关于价格,过去的鸡价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户乃至中小户决定的。
如今,散户被淘汰,留下的都是有长远规划的鸡场,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中小户还是观望行情躲避风险,而规模化鸡场是不关注行情的,看似养鸡的少了,养殖总量却在增加,大家别总想着有暴利,你养万八千只鸡永远发不了财,低利润时代靠的是规模效应。
物联网是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正大力发展C端市场的布局,鸡肉品牌化能推广到全国的并不多,物联网的发展让禽肉企业渐渐被消费者熟知,然而,运送到全国的话,物联网中冷链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投入。现在这些企业或是跟第三方冷链系统合作,要么自建冷链系统,都是很好的选择。
专业化管理是趋势
这几年,鸡场老板们一致感慨,工人难请,人工成本大幅上涨。未来,随着90后、00后的逐渐登场,恐怕薪酬还将水涨船高。一方面,是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殖业;另一方面,是养鸡骨干们渐渐老去。鸡场除了提高薪酬福利、改变工作环境以增加吸引力,别无他法。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者的水平跟不上说到底是脱离专业,标准化鸡场管理人才会很受青睐。
关于减抗和替抗
现如今,农业农村部发文提出,要将抗生素退出舞台,当然,彻底退出是不可能的,所以减抗和替抗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话题是足了,但是如何解决还是一个难点,如今市场上最火的替抗产品应该是双甲酸钾了。其他产品也很不错,预混料和维生素的几家企业也有一些替抗方案。今后,根据方案来执行抗生素问题应该是这几年的一个趋势。
总的来说,肉鸡养殖业未来将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中,大公司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体系将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标准化的养殖是更多人吃上放心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