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236

餐饮竞争虽然越来越激烈,但有一点比其它行业好的是,毛利率相对稳定,因为人工等费用问题,还没有掀起全行业性价格战,一些运营好的餐饮利润比较稳定。

这种局面能否持续下去?

未来餐饮会不会出现价格的竞争?

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了争取客源,一些餐饮店的营销费用大幅度上升,但表面上对菜品的价格影响不大。打破餐饮价格壁垒的也许不在餐饮行业本身,颠覆行业的一定是外来者。


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在日本,台湾,上海等一线城市,便利店的便当,简餐基本侵占了原来的街头小店,他们以更安全,快捷,便宜的服务,赢得了大众消费者的认可。

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最近上海放宽便利店做餐饮的政策,一线便利店零售巨头开始在30平便利店内开卖现做菜品。


新鲜现煮的一碗面6元,铁板炒饭,卤串炸串,煎饺蒸包。。。原来在餐厅做的事,在“小超市”里都可以做!

5-10元的早餐、15元以上的快餐、炸串等休闲简餐,几分钟就可出餐。


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这些便利店正在悄无声息地开始做着餐饮“到家”的生意,这个政策的出笼,如猛虎下山,披着便利店的外衣,抢餐饮行业的饭碗,它们的便利性,直接把顾客截流在家门口!

当便利店都开始现制现售菜品,全国10万多家便利店,就是快餐店新的劲敌?

疫情过后,一线城市各大便利店巨头,都开始“跨界”向餐饮行业进军。

一,上海对便利店餐食业态政策放宽:

政府对便利店允许核发相应现做经营项目许可;一方面可以将就餐区计入就餐场所面积,不用便利店增加额外餐饮面积。

阿里投资的逸客开出“逸小兔”早餐便利店,主打现做现卖。
便利蜂也开始现做早餐和正餐,

现煮面条,炒饭,炒面拌面,煎饼果子,煎饺,豆浆油条,几乎快餐所有的项目它们都有,一下子增加几十个品种。

二,高性价比直接打劫快餐店面


上海逸小兔,便利蜂的餐饮项目,在售价上以高性价比吸引顾客。现煮面6元,早餐人均不超过10元,正餐20元左右,便利店追求的毛利率是快餐店不可接受的,但对于便利店来说,利润再低,比其它常规标准商品的利润要高出很多。

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三,便利店地理位置的优势:

便利店大部分处在地铁口,社区门口,写字楼集中区域,等人流集中的位置,离人最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便利店是线下消费的重要的场景。它将成为快餐行业的新的对手。

以前,便利店只是提前加工好的产品,缺少餐厅现做的口感和烟火气,去便利店吃东西为的是赶时间。现在便利店可以“现做现卖”,与餐厅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便利店凭借优势的位置布局和高密度网点,以及其它商品全天候的销售,相对于餐厅的人效,坪效等费用大大降低,未来会成为快餐最大的竞争对手。

四,一公里消费圈,直接截流餐厅客户

吃饭追求的是口感,新鲜现炒现做的快餐是人们在外面吃饭的首选。

过去,便利店只能加热预制品早餐和便当,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选择到快餐消费,所以,便利店与快餐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餐饮行业从来也没有把便利店当做竞争对手。

但是这次政策放开以后,便利店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快餐店,只要快餐能做到的它们都可以做到。快餐店的优势慢慢在减弱。

曾经不是对手的便利店,如今已经成为快餐“截流”高手。

便利店不仅密度大,位置好,并且与大众粘性高,距离近。


餐饮店做的是3公里的生意,便利店做的是最后“1公里”的吃喝拉撒。消费者越来越懒,如果有与自己更近距离的便利店,可以提供和快餐店一样用餐体验,当然会首选离自己更近,更方便的地方就餐。

五,面对便利店餐饮化的趋势,快餐店路在何方?

便利店比快餐门店有更多的优势。

如果便利店新的政策在上海试点成功,或许推向全国,面对全国10万多家便利店,就是一夜之间增加了10万多家快餐店,这么强劲的竞争对手,对餐饮行业无疑是一次灭顶之灾,这还不包括在社区,写字楼里的无数小超市,它们卖早餐就是顺带的事。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怎么躲过一劫,应该现在就要运筹帷幄之中,抢占先机, 利用自己现在的优势条件,走在趋势前面,山不过来我过去。

如今的跨界便利店,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就是一次超出人们想象的威胁,

这次打劫正在慢慢的向我们逼近,

面对便利店可以经营“现做”菜品,你怎么打算?


我是开心一哥,餐饮行业,我有我独到的见解,关注我你就是胜出者。


中小型餐饮店(中小餐饮越来越难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的难还没到来)

标签: 中小型餐饮店 餐饮行业中小企业有哪些 中小餐饮企业有哪些 中小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