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497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鸡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养殖业的重要问题,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疾病的流行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由于免疫抑制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造成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烈性传染病等大范围暴发。其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那本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提高鸡群免疫力的措施,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一、鸡抗病力差的原因

1、鸡的肺脏很小,并连接着气囊,这些气囊充斥于体内各个部位,甚至进入骨腔。因此,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以沿呼吸道进入肺和气囊,从而也进入了体腔、肌肉、骨骼之中。

2、鸡的生殖孔和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蛋在产出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所以有些肉鸡病常是经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3、鸡没有横隔膜,腹腔的感染很易传至胸腔各器官,胸腔的感染也易传至腹腔。

4、鸡没有淋巴结,等于缺少阻止病原体在体内通行的关卡。因此,在同样条件下,鸡比鹅鸭的抗病力差,极易给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二、提高免疫力的措施

1、维持恒温

冬季气温骤降,鸡舍宜安装暖气,调节好舍内温度。不同日龄对温度要求有所差异,雏鸡要求较高的温度,随日龄增加温度可下调。大体要求是:肉、蛋雏鸡32 -35℃,中、青鸡20-30℃;土鸡雏鸡 28-32℃,中、青鸡20-28℃ ; 警戒温度为15℃ (不可低于)。建议每增长 20 日龄,温度可下调 2℃,循序渐进式进行,忌温度骤增骤减,不可低于警戒温度 15℃。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2、疫苗因素

疫苗的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即抗原性良好还是较差;抗原数量的多少;是否混有致病微生物。质量差的疫苗在这3个方面都不符合标准,将其加大使用剂量只是增加抗原数量或病原微生物数量,并不能等于他就是优质苗,所以应选择高标准的SPF疫苗,即无特定病原体的合格厂家的疫苗。

3、补充体能

即通过营养调节,增强鸡的抵抗力,适应免疫刺激,降低免疫应激性综合症的发病率。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4、善用维生素

现代养鸡呈密集型、高密度度饲养。经统计表明,鸡场鸡群整体抗应激水平普遍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维生素普遍缺乏。所以,在冬季免疫接种期间补给适量维生素 C 、维生素 E、维生素 B1,整体抗应激力提高,用量极少,实惠极大。

5、肠道保健

肠道是鸡的最大免疫器官,肠道不好,鸡的健康肯定保证不了,即便不得病,也会因为吸收问题而变得病恹恹。肠道保健甚至可以说是养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业内有养鸡就是养肠道的说法。鸡群的肠道保健一般选用一些微生态制剂。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提高家禽免疫力,才能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6、从雏鸡做起

雏鸡的保健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因为鸡的健康需要从雏鸡阶段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免疫器官的完善,免疫力的增强,肠道和各器官的正常发育等。养鸡户通常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一些免疫力增强类的药物和营养物质对雏鸡进行保健。

想要搞好养鸡生产,就要加强疫病预防,增强鸡体健康,提高鸡群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危害。

标签: 家禽养殖技术及日常防疫 家禽养殖中的合理用药 提高禽类免疫力的添加剂 家禽 养殖技术 防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