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年500克猪肉卖到30元,如今500克卖到7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的差距?难道是有人说的人民币升值了,钱值钱了?比如现在的房价下跌了不少,汽车也降价了很多,家电也都卡卡的打折,确实有点比以往便宜,过去200买到手的东西,现在150就差不多搞定。
果真如此?
有人说未必,比如汽柴油价格,不仅没降反而是逐步上升,2021年有的地区5元打头,现在6元打头都见不到,7元打头跑长趟,电费、通讯费也没降,今年水果特别贵,西瓜四块左右,苹果基本没有低于五块的,梨香蕉基本5块以上,桃子六七块钱起,好点的十块以上所以不是什么商品都降价的。
那么猪肉为什么便宜,真的是猪周期的影响?
有人讲,就是行业内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的结果,大资金打压小散,最后驱逐市场,所以,消费者才能见到如此便宜的猪肉,等到小散一灭,最后独家垄断,愿意怎么涨就怎么涨。
也有人说是通缩,一边放水,一边降价,典型的通缩。九几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也曾经遇到过,经济差点崩盘,后来加入世界市场才逃过一劫。
还有人说消费无力,今年找个工资特别难,所以食品类和电子消费品都涨不起来,但是人民币贬值会导致从国外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如能源类的,下半年就会传导到国内的工厂。
业内人士分析是货币战而已。美国控制大宗商品,中国控制日用商品。目前双方都没有对冲机制,互相杠上了。不过不用担心,大宗商品和日用商品本身就不是相互独立的,最终会找到平衡点的。就如油价波动推动了电车的发展,但就油电和水电的应用成本而言,水比油贵,在世界很多地方也不是笑话。所以油不会被淘汰,但价格会被制约。同理作为日用商品的电车,也会因为油价的降低,发展被约束。最后双方又需要寻求新的平衡,保障自己的利益。
小编认为:今年就业确实挺费劲,不少门市房都是对外出租,钱难赚啊!不妨趁着现在猪肉价格不高,大快朵颐不是什么坏事,别等到价格上去了又开始抱怨,该吃的时候吃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