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决定山西未来发展,创新引领三晋转型升级。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山西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和建设水平,涌现出一批引领前沿、学科交叉、综合集成、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实验室,为我省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现山西发展的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本报与省科技厅联合推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系列报道。“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将视角对准全省百余家重点实验室,用生动的笔墨、精彩的镜头,多角度、近距离记录实验室建设发展成效,多形式、立体化讲述富有成效的创新案例和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多渠道、宽领域展示我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系列报道将努力把对科技创新的礼赞,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用科技手段找寻兽药中的“青蒿素”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独有的一大文化瑰宝。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学者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开始使用科技手段研究蕴藏其背后的药理知识,比如屠呦呦研究员就通过中医古籍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从青蒿植物中提取出了有效成分,为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在我省,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有一批科研人员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只不过他们将目光瞄向了中医里的中兽药领域,在中兽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探寻中兽药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为这一领域再添光辉。
聚焦靶点 突破瓶颈
“据典籍《本草纲目》记载,苦参治肠风泻血及热痢。通过老祖宗的经验,我们知道了这种中药材的相关功效,但不清楚是哪些组分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就用科技手段检验分析它的化学成分,最终发现了苦参碱的抗病毒活性组分,为该中药的材应用推广开辟了新的方向。”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道。
除了苦参碱,实验室通过聚焦长期危害畜牧养殖业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现了甘草酸、茶皂素、丹参酮 IIA、野黄芩苷、莪术醇等15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材活性组分。实验室科研人员还通过挖掘病毒复制相关蛋白、细胞凋亡通路、IL-1β产生过程相关蛋白等靶点群,建立药物—靶点—通路网络,阐释中兽药活性组分的抗病毒机制;并将药物作用靶点与中兽医药传统理论相结合,以组分组方的思路,对不同活性组分进行组方设计,创制了2个“成分清楚、机制明确”的组分中兽药并完成了临床前研究。
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中兽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揭示药物核心功效的价值问题,解决中兽药临床应用瓶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瞄准难点 制定标准
与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类似,中兽药不仅体现在疾病的治疗层面,而且在畜禽疾病预防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优势,尤其当前大规模畜禽养殖业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不可避免地产生疫病频发、抗生素滥用危害、免疫抑制、生产性能低下等问题,极大阻碍了现代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验室瞄准这些行业的难点,围绕畜禽绿色养殖“中兽药预防保健新模式”的研究思路,创制了党参可溶性粉、增蛋粉、穿王消炎粉、抗病毒颗粒、板芪口服液5个新型中兽药,同时基于中兽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生猪养殖中兽药保健技术规程》《蛋鸡中兽药保健技术规程》和《肉羊中兽药保健技术规程》3个省级地方标准,为畜禽绿色养殖提供了中兽医药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较于使用西药治病,中兽医一直强调的治未病理念,与现代规模养殖上需要做好免疫、消毒,预防群发病发生的做法是一致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和安全经济的医学瑰宝。随着养殖业逐渐进入无抗养殖新时代,中兽药必将在提升养殖业生产效益与质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孙娜教授介绍道。
扎根行业 创制新药
为了推动中兽药的进步与发展,实验室并没有将研究目标停留在科研学术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临床需求,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方式和新经验。为此,实验室联合省内龙头企业,针对我省兽药产业的共性关键问题,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验室创制的党参可溶性粉获批国家新兽药后,第一时间联系山西奥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完成转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实验室还针对畜禽养殖市场需要,从《中国兽药典》和《兽药质量标准》中选择了20个中兽药产品进行了工艺优化、质量标准、中试生产和试生产研究,建立了20个新产品的制剂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标准,获批了20个中兽药新产品批准文号,先后投向了实际生产。
目前,实验室的中兽药新药研发与标准化应用项目成果已在合作企业示范生产和推广应用,共新增利润12055.83万元,新增税收548.48万元。该项目成果还获得2020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专注科研 引领创新
随着实验室科研实力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实验室已形成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稳定的研究团队,并取得众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学术地位评价的影响力,扩大自身“朋友圈”,近些年,实验室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外的药学专家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国内的中兽医药专家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中兽医药现代化,提升养殖业生产效益与质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构筑了坚实基础。
实验室主任李宏全表示:“兽用中药药材来源多样,含有的活性成分极其复杂,加上制备工艺的影响,过去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较为薄弱。我们希望通过聚焦中兽医药现代化,充分利用我省特色和优势,突出‘择需、择重、择优’的原则,围绕中兽医临床群体辨证分型研究、中兽药有效部位识别和获取关键技术、组分中兽药创制与作用机理研究、兽用中药材新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研究方向,开展中兽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为我省兽药产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兽药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以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 ▍山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