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 微生态(李兰娟维持腸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496

李兰娟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的腸道微生态是紊乱的,病人往往死于继发细菌感染,而不是病毒感染。可使用腸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腸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人体腸道住着1公斤多,超过100万亿个细菌,它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99%是厌氧菌。腸道菌群分优势菌群和次要菌群。随着年龄的推移,腸道内有益菌减少,而致病菌却增多。双歧杆菌有益菌,婴儿占60%,青年占25%,中年占13%,老年占7.9%;大腸杆菌、腸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条件致病菌却增多。曾有科学家对广西巴马百岁老人腸道菌群的研究发现,其双歧杆菌的数量和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接近。

腸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能够与腸道中的免疫细胞共同构成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承担着人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腸道菌群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慢性肾病、结直腸癌、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相关。

影响腸道菌群有哪些因素呢?

一是人体自身的因素,如腸道的酸碱性、胆汁及消化酶的分泌等以及所受的压力、水土不服等外部环境;

二是饮食的因素,可消化的食物和不可消化的纤维、药物等;

三是细菌自身的因素,比如细菌的粘附能力,繁殖能力,营养需求量,抗消化酶能力等;

四是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营养竞争,相互抑制作用,协同作用等。

当腸道的益生菌是有害菌的一千倍至一万倍时,腸道的微生态是平衡的,是稳态的。平衡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受损,人的疾病就随之而来。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认为,益生菌能调节胃腸道失调,增强腸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

李兰娟 微生态(李兰娟维持腸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李兰娟 微生态(李兰娟维持腸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标签: 李兰娟提到肠道的作用 李兰娟院士团队公布重大成果 李兰娟 微生态 微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