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俊玲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前几天,9岁的苗苗因为发烧咳嗽请假在家,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甲流,之后苗苗的父母也相继出现高烧、嗓子疼等身体不适症状,一家三口全“中招”。进入3月后,港城天气忽冷忽热,因发烧、咳嗽等症状去医院就诊的感冒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一部分患者被确诊为甲型流感。那么,在流感流行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该如何预防甲流?甲流和普通感冒又有哪些不同?昨日,烟台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甲流起病急,传染性很强
据传染病防制科专家介绍,每年的冬春交替之际,都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从症状上来判断,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头痛、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而普通感冒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比较轻。
“目前流行的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专家告诉记者。
专家表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病了别大意,应及时就诊
专家建议,一旦感染甲流,患者应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要注意防护,请避免聚集
专家强调,由于近期多地发生学生感染甲流事件,所以学校更应重视师生的日常防护。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在校师生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如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居所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专家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可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
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季来临前是接种的最佳时期。流感疫苗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接种疫苗2周至4周后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为了在流感流行前产生抗体,应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佳接种时间是每年9月至11月。
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应尽快进行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