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天杰
2023年7月17日,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数据显示GDP同比增长5.5%。
官方定调为:
上半年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增速
其中重点强调的一点是,5.5%的经济增长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增长。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8%。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的叶檀财经·城市系列,将把目光转移到产业与城市上。
目的是挖掘后疫情复苏时代里,最顽强、最有韧性、最具创新精神的好企业。
既探索它们与城市间的共生关系,也挖掘其中的故事。
率先登场的这座城市,不是北上广深,也不是成都重庆,而是浙江制造业冠军之城。
单项冠军之王
浙江宁波,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
截至2022年年底,宁波累计培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含产品)83个,位居全国第一名。
先解释下国家级专精特新体系,它自上而下分为五个体系:
1.国家级产业链领航企业(未启动筛选)
2.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5.省级以下创新型中小企业
因此宁波所获得的单项冠军,就是目前暂时能拿到的最高荣耀。
这83家企业各个身怀独门绝技,不但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能跟随着时代浪潮不断推陈出新。
2022年11月,宁波第七批次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恰好有10家企业、10个产品上榜。
(来源:宁波发布)
10家企业分别是:
中大力德、艾克姆新材料、宝工电器、夏厦精密、龙欣精细化工、中环赛特光伏科技、大叶园林设备、容百科技、招宝磁业、得力集团
10个产品分别是:
震裕科技的电机铁芯高速级进冲压模具
中淳高科的非挤土植入式预制桩
丰茂科技的乘用汽车多楔带
捷能汽车的商用车专用防松紧固件
均胜群英的汽车空气管理系统
巨隆机械的自行车脚蹬
力玄运动科技的智能健身车
圣龙股份的乘用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
宁波高发的汽车电子换挡系统
兴业盛泰的电子元器件用合金带箔材
从市值上来看容百科技(226.68亿)、震裕科技(74.84亿)、中大力德(57.48)位列前三名。
单项冠军首先要在某一个领域或者产品上做到极致,然后依托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壮大。
比如容百科技主攻锂电池正极材料,站上过新能源的风口。
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为大宗化学制品,中游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企业,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寡头垄断,容百科技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高达192.9万吨,2027年总出货量有望达1,200万吨以上,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9%。
震裕科技专门从事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模具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模具生产的零部件,具有效率高、一致性强、低能耗、高精度等特点。
(锂电池结构件 来源:震裕科技招股书)
因此这些零部件被广泛运用在日常产品里,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汽车、家电、医疗等领域。
不完全统计显示,汽车零部件的95%、家电零部件的90%都是模具制件,消费电子、电器、包装品中有80%的零部件由模具成型制造。
也有少部分企业选择独辟蹊径,发扬工匠精神把自行车零部件做到全球第一。
巨隆机械深耕10多年,建成世界上最大自行车脚踏板基地,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数年之前巨隆机械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40%,尽管如此附加值却远远不够,盈利能力很弱,于是总经理郑有武决定改变思路。
巨隆机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引入钛合金、铝镁合金等新材料,把产品的重量降低40%、强度增强两倍、价格提升一倍。
(各类脚踏板 来源:巨隆机械官网)
大市场里才能诞生优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或者单项冠军。
专注、创新、敏锐、持之以恒,是这些冠军企业最重要的特质。
专精特新 关键在新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022年年底,前十大制造业单项冠军城市分别是:
宁波、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常州、苏州、青岛、天津和长沙。
前十大城市累计拥有429家单项冠军企业与产品。
熊彼特曾经说过:
不管把多少驿站的马车或者邮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从中获得一条铁路。
专精特新,关键在于新,可以是新的模式,也可以是新的技术,甚至是专精新的细分市场。
其中永恒不变的必然是创新本身。
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列举了创新的七大来源:
1.意外事件
2.不协调事件
3.程序需求
4.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
5.人口结构变化
6.认知变化
7.新知识
(七个创新的内外部来源 来源:网络)
单纯研发出新技术,是无法成为小巨头或者单项冠军的。
美国在20世纪初曾经拥有一大批一流企业实验室,取代了独立发明家成为主要技术创新贡献者,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
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有14名员工获得诺贝尔奖、5位获得图灵奖,整个实验室却最终在1980年代衰落然后凋零。
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气候与生长环境,创新只是昙花一现。
比如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Steve Sasson)在1975年发明。
柯达公司一度投入超10亿美元,进行数码相机相关的一系列研发。
(萨森与他的数码相机 来源:网络)
可惜的是数码相机没有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一方面是因为数码相机沉重、庞大、看起来不靠谱,拍出来的照片模糊、成像慢,而且需要连接电视才能看照片。
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胶卷业务利润太高,超级巨头柯达没有心思放在新技术研发上面,不渴望创新,没有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曾经风光无限的130年胶片巨头柯达,在短短几年内彻底崩塌,如今只剩10亿美元不到。
德鲁克强调,创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它们始终遵守两个原则:
一、创新企业或者创新产品必须取得领导地位,否则不可能有所建树。
二、要让创新行之有效,一定要简单明了、目标明确、容易上手,方便后期调整。
宁波花了超过十年,政府通过有意识地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业务,引导企业从传统转向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宁波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2008年首破万亿大关,到了2021年突破2万亿关口。
20年时间里宁波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400%。
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是:
宁波8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从事主营产品的平均年数接近24年,高达80%的企业创立时间超过10年。
几十上百个制造业强市,提供政策、资源与人才。
成千上万个单项冠军汇聚在一起,中国才能拥有真正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
宁波带了个好头。
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