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204

曾经有一种病毒来到我的猪场,我没有在意,等我的猪场全军覆没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假如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复产的机会,我会对“非瘟”说三个字:我……怕……你!如果非要在这个“怕”字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为什么非瘟后复产失败?

从2018年8月份非瘟感染首例在东北报道以来,非洲猪瘟以风转残云之势席卷全国,很快很多大型的规模化猪场、农牧公司被洗劫一空。

通过一年多的与非瘟抗争历程,大家对非瘟防控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很多猪场开始走复产模式,很不幸有很多猪场被非瘟感染,导致复产失败。2019年下半年开始,猪价一路飙升,养猪的超爆利润十分诱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猪场再次跃跃欲试,走复产模式。

自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大环境的影响,长江以北及东北地区再次感染非瘟,引起新的一轮大面积流行,很多猪场复产损失十分惨重。根据地理区域的大流行趋势分析,前前后后算起来应该是第三轮爆发。为什么复产变成了“复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01 对非瘟的认识不足或不够全面

一方面,非瘟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即所有的非瘟防控硬件物质投入常态化;所有紧急非瘟防控措施进入常态化;所有严密的生物安全措施全部进入常态化;所有严格的饲养管理进入常态化等等。既然是常态,就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去认识它、去防控它。即使猪场感染了非瘟病毒也不要惊慌失措,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行动迅速、保障有力,非瘟是可防可控的。

另一方面,对非瘟病毒的认识较片面,导致轻敌,从而影响非瘟防控工作不够彻底。随着非瘟常态化的到来,大家对非瘟的认识和了解比2018年刚开始发生非瘟的时候要相对深刻一些。在防控非瘟的行动中大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加强实验室对猪群的监测、检测与诊断,加强非瘟阳性猪群的扑杀或淘汰等一系列工作,使非瘟的防控工作端口前移,发现较早,处置及时,经过一年多的防控和实践,大家积累了一点经验。

现在有一种倾向,很多人(包括部分“知名专家”或“知名人士”)认为非瘟的毒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了,传播速度也没有那么快了,甚至现在连典型的非瘟症状也看不到了(或很少看到)......这种严重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错觉,直接给今后的非瘟综合防控指导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意识形态是直接导致非瘟复产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02 非瘟的防控思维一直处于静态防控模式

有很多猪场感染非瘟后,因防控不力,导致猪场爆发非瘟,损失惨重,猪场很快进入清场、空场期。在一系列的栏舍、场房、仓库、环境及设备设施的彻底清理、清洗和消毒后,通过实验室环境样检测合格,复产达标了,在重新引进非瘟阴性猪群饲养一段时间后,结果还是被非瘟了,导致复产失败。

“树欲静而风不止”,因曾经复产达标之前的工作全部是静止状态,保持猪场大环境干净、安全只是复产前的基础工作,当进猪以后,猪场马上由静态转为动态。因生产的需要,猪场内外的人、车、物,就会频繁动起来,交叉来往。甚至“四害”也开始活跃起来,它们不厌其烦地从外地光顾猪场,进入猪舍,与猪群保持密切的接触。此时的生物安全防控难度增加,传播途径多种多样,防控思维没有从静态防控转为动态防控模式,所有“中招”是必然的。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03 非瘟防控没有做到“快、准、狠”的清除

猪场感染非瘟病毒后,没有遵循“早、快、严、小”的防控原则,导致发现晚、处置慢、力度小。拔牙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拔牙力度。拔牙一定要在猪只感染不排毒期间完成,如果猪群在排毒期间拔牙,其他猪群会增加感染风险,其结果就是猪场“拔牙”越拔越多,直到清场、空场。受高猪价的影响,每处理一头猪只都是重大的利润损失。

因此在处理非瘟拔牙过程中出现“手软”或侥幸的心理,使拔牙不够彻底。殊不知,非瘟防控属于生产范畴,疾病发生以后应第一时间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采取“快、准、狠”的方式尽快清除猪群中的带毒猪只。否则,一旦病毒开始向周边扩散,会形成无数个传染源,导致防控难度加大。

因此,非瘟防控 “早、快、严、小”是必须遵循的防控原则,在行动上“快、准、狠”是一定要执行落实的防控手段,每一个点都要同步做到位。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04 无症状非瘟感染猪只在猪群中大量存在

自2018年感染非瘟病毒以来,当初的感染途径绝大多数是外源性病毒接触感染,当时积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控手段,效果非常好,很多猪场因此而获得非瘟防控的巨大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一年多的非瘟肆虐,非瘟病毒已在大环境中大量存在,同时在猪场内部小环境中悄悄地潜伏下来。

实践证明,很多表象所谓健康的猪只通过实验室监测,居然发现有非瘟抗体存在,甚至有很多猪只的抗体水平都非常高(可能与部分感染过后的猪只,因为环境中的病毒,或者接触过阳性猪,因自身抵抗较强,存在有较强的抗体),说明非瘟病毒在猪只体内已经携带,不发病就成为了无症状感染猪只。

随着猪群健康状况,天气突变,转群,免疫等应激反应及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病毒被激活并逐渐增强,形成场部多点传染源,从而向周边扩散传播,猪群再次出现发病。由于传染源比较分散,给拔牙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旦拔牙不够坚决彻底,就会导致猪场清群的风险。

因此,现在的非瘟防控除了要阻断传播途径,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控制传染源,其防控难度可想而知。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05 非瘟防控猪场内控管理混乱

内控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是非瘟防控能否成功的关键,之所以很多猪场复产反复失败,除了生物安全防控不力以外,内控工作有很多是没有做好或做到位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使非瘟防控中组织不清,责任不明。

※ 没有加强员工的培训和“防非”认知,没有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意识,使很多具体防控工作不能有效执行和落实。

※ 没有建立健全非瘟实验室诊断工作,也就没有超前的非瘟防控预警机制。

※ 不重视场部内、外环境的昆虫及野生动物的驱杀工作,很多猪场对场区内的猫、鼠、狗、鸟、蚊、蝇、蜘蛛、软蜱等野生动物与昆虫的存在习以为常,无形增加了场部生物安全风险。

※ 不关注猪群常在的、普通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导致猪群因普通性疾病感染后免疫力下降,促使猪场感染或爆发“非瘟”的几率急剧增加。

※ 猪场内部设备设施和栏舍结构布局不合理,如水槽一体,风机交叉污染,人猪走道不分等情况。

※ 还有N多种不合理的现象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06 关于非瘟复产成功标志的认知

在逆境中,总有生存者,因为适者生存。同样是非瘟防控或感染,有的猪场先发,但有的猪场后发;有的猪场爆发,但有的猪场散发;有的猪场少产,但有的猪场满产,如果分为前者和后者。那么,后者明显在非瘟的防控中相对前者而获得成功。

复产是否成功,要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而不是技术指标来衡量。养猪的目的是盈利。在同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目前猪价一直处于高位,猪场感染非瘟只要拔牙成功就可以赚钱,只是赚多赚少而已。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总结

反反复复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叙,非瘟的防控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对它的认识千万不要有麻痹思想。非瘟防控仍然是个超级难题,它的发病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彻底搞清楚,非瘟病毒仍然很强,传播速度仍然很快,死亡率极高,造成的损失巨大,依然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猪场复产反反复复失败的原因。

非瘟的防控与经营无关,目前猪价再高,利润再多也不能影响、干扰非瘟的防控工作,否则在猪场一线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畏手畏脚,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浪费了很多的防控机会。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猪场非瘟后复产反复失败归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标签: 非瘟猪场感染后多久能复产 非瘟后猪场还能用吗 猪场非瘟后多长时间能复养 猪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