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浅谈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技术)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83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阶段就是仔猪培育,但是仔猪病原性腹泻对仔猪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种疾病在冬季尤为常见,不仅会阻碍仔猪的生长,并且容易导致仔猪死亡。虽然引发仔猪病原性腹泻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有着非常相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混合性感染也经常发生,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病因分析

1. 1 轮状病毒感染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浅谈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技术)

秋、冬、春季是轮状病毒的活跃期,动物肠道内的轮状病毒会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从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轮状病毒多发于脏污、寒冷以及潮湿的环境中,进入仔猪的机体后,会对蛋白分解酶和胃酸产生抵御,之后进入仔猪的小肠,这时胰蛋白酶发挥作用之后,轮状病毒就被激活,并使小肠绒毛顶部上皮受到感染,之后随着轮状病毒的不断增值,会出现变性、脱落以及溶解等现象,从而导致小肠毛越来越短、越来越宽。缺乏成熟的隐窝细胞时,轮状病毒会向已经被感染的绒毛上皮位置转移,并替代绒毛,从而对肠道吸收产生影响,并出现双塘障碍。被轮状病毒感染的仔猪会发生水样腹泻,其排出的粪便通常呈现出糊状暗黑色。

1. 2 传染性肠胃炎

感染传染性肠胃炎的仔猪会出现腹泻、脱水以及厌食等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传染性肠胃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猪群接触。如果母猪感染传染性肠胃炎,那么哺乳期的仔猪通过吸食乳汁也会感染传染性肠胃炎。另外,传染性肠胃炎还会通过呼吸道传染。在传染性肠胃炎的新疫区容易出现流行性,而疫区容易出现地方流行性和周期性地方流行性。母猪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初乳内免疫抗体会保护哺乳期仔猪,但是仔猪断奶之后,就比较容易感染传染性肠胃炎。传染性肠胃炎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仔猪感染该疾病之后,主要症状有水样腹泻、呕吐等,其排出的粪便通常呈现出黄、绿、白等色,同时常常还会有乳凝块出现。另外,仔猪感染之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脱水,如果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即可致死。

2 治疗方法

2. 1 不同年龄、原因仔猪病原性腹泻的治疗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浅谈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技术)

仔猪肠道蠕动增强,钾离子、钠离子等丢失过多是引发仔猪病原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大肠段液体吸收降低,引发脱水、电解质丢失以及酸碱失衡等现象。因此,在对病猪进行治疗时,应该把提高仔猪的抵抗力作为重点,并合理用药缓解其酸中毒症状,确保仔猪具有良好的心脏功能,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规避脱水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对病猪腹腔进行补液处理时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氯化钾以及5% 的葡萄糖。如果仔猪的正常饮水不受影响,那么补液盐的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主要的成分有: 1 kg 水、20 g 葡萄糖、2. 5 g 碳酸氢钠、3. 5 g 氯化钠以及1. 5 g 氯化钾。

2. 2 针对性治疗方法

已经出现腹泻症状的仔猪要立即隔离饲养,并及时开展消毒工作,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使健康猪群也被感染。同时,应采取无害化技术处理病死猪,从而遏制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另外,还要使圈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对于出现拉稀现象的仔猪要禁食1 ~ 2 d,并对圈舍进行消毒,可用0. 1%的高锰酸钾作为消毒液,之后要喂食仔猪热米汤或汤水,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使胃肠黏膜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对仔猪使用敏感性抗生素类药物或者使仔猪口服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的规避激发性感染,从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使用这两种方法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环境的整洁; ②让乳猪食用足够的母乳和初乳,从而使仔猪的免疫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在治疗仔猪因传染性肠胃炎引起的病原性腹泻的过程中,要让病猪口服一定量的补液盐,具体的剂量视病情的严重程度加以调整,并为仔猪提供一个干燥、清洁且温度适宜的圈舍。仔猪的初乳应该在出生之后6 h 进行。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性肠胃炎,应对即将生产的母猪注射二联灭活苗。除此之外,还要有效地控制弱病毒,最大程度地降低仔猪的病毒感染概率。在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抗菌类药物,比如庆大霉素、黄连素等,同时还应和收敛止泻类药物和助消化类药物搭配使用,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3 结语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浅谈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技术)

冬春季节温度较低,干燥寒冷,在这期间应该保持仔猪圈舍的清洁,并为仔猪提供充足的饲料,提高其机体免疫力。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仔猪圈舍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隔离出现异常仔猪,营造良好的猪群饲养环境,从而使病原性腹泻的发病率最大程度的降低,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标签: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 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病毒性疾病 仔猪腹泻发病原因 仔猪 腹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