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北美实施仔猪早期隔离断奶及相关技术,改变了当时的生产状况,这些技术通过控制断奶日龄及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猪群健康。母仔隔离减少了仔猪疾病发生,提高了生产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母猪年产仔窝数。
1、仔猪早期隔离断奶的主要特点
①根据本地区一段时期内,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使之对某些特定的传染病产生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使得仔猪在出生前获得某些特定疾病的免疫。
②必须安排初生仔猪早吃初乳,便于仔猪获得较多的抗体。
③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仔猪进行免疫,形成自身抗体。
④仔猪在特定疾病的抗体消失前,而自身抗体即将形成前(3周龄前)实行断奶,并将断奶仔猪转群到卫生、干净、,温湿度适宜,并且有良好隔离条件的保育舍进行养育。
⑤根据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配制早期断奶仔猪饲粮,该饲粮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适口性要好;二容易消化;三营养全面。
⑥仔猪断奶后,认真观察母猪发情及时配种妊娠。
⑦由于仔猪健康无病,保育舍条件舒适、卫生,仔猪断奶后应激反应小等因素,使得断奶仔猪生长速度较快。
2、早期隔离断奶法的依据(机理)
①由于对仔猪消化生理研究的不断进展,使得对仔猪代乳料的研究开发日趋完美。仔猪2周龄左右所需营养完全由仔猪料中供给已成为可能,保证了仔猪快速生长发育。
②母猪妊娠期间对某些特定传染病进行了免疫,使仔猪出生前获得了一定的抗体。出生后通过吃初乳又获得了一些不能垂直传递的一些抗体,从而更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仔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3周龄)已将其转群到条件较好、卫生安全的保育舍养育,减少疾病感染几率。
③早期隔离断奶的仔猪应激反应小,持续时间短,减少了生长停滞期,缩短了猪的生长期,提高了圈舍及设施利用率,降低了固定资产成本,与此同时加快了生长速度。
3、早期隔离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①断奶日龄的确定:根据所要防治的疾病、生产条件、技术水平而定,一般为14—21日龄较好(有利于以周为单位流程生产)。
②饲粮配合原则:用于早期隔离断奶法的仔猪饲粮要求较高。应根据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配制。一般可分为三阶段饲粮,第一阶段用于开食和断奶后1周,第二阶段用于断奶后2—3周,第三阶段用于断奶后4~6周。第一阶段饲粮粗蛋白质20%~22%,赖氨酸1.38%,消化能15.40MJ/kg;第二阶段饲粮粗蛋白质20%,赖氨酸1.35%,消化能15.02MJ/kg;第三阶段饲粮粗蛋白质20%,赖氨酸1.15%,消化能14.56MJ/kg。三个阶段饲粮的主要蛋白质原料不同,美国研究者建议:第一阶段饲粮必须使用血清粉,血浆粉和乳清粉;第二阶段不需要血清粉;第三阶段只需要少量乳清粉。
③饲养管理原则:仔猪采用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制度,保育舍使用周期为4-6周。每个保育栏养育仔猪10头左右,每个保育舍有保育栏不超过10个,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隔离设施完备,防疫消毒制度化,转群过程中,隔离环境条件好,在断奶后30-60h内,必须想尽办法让断奶仔猪采食饲料;只要每头仔猪采食30g饲料,其能量就可以使仔猪不感到饥饿,为了便于仔猪采食和消化吸收,所使用的饲料以颗粒饲料为好。为适应断奶仔猪一起采食的习性,必须有足够的采食空间,至少每4头有一个采食空间,其宽度为15cm。从而增进仔猪食欲,带动所有的仔猪采食。断奶采食固体饲料时,必须保障供应卫生爽口饮水。
标签: 仔猪断奶的方法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有哪些 仔猪断奶饲养管理 仔猪 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