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众多且复杂, 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疫病种类多, 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比较普遍, 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免疫抑制性疫病存在等情况,笔者提出以下防控对策。
1诊断
在疫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 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首要的任务, 不能单凭经验和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猪作出判断。必须结合疫病流行的特点或规律、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综合判定, 这样才能找出疫病发生的规律、病原的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2生物安全体系
目前,养猪环境污染严重,强调和重视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在规模化养猪疫病防制中具重要的意义。 生物安全体系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保护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新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预防所有的病原进入猪群, 降低并消除猪场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 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 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 使猪只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对防控猪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出口竞争能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和全国环保业相关部门, 尽可能指导和帮助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从规划建场开始,指导养殖场合理使用饲养地,做好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减少土地、水源、空气和环境等污染,全面做好养猪生产全过程的饲养管理工作, 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措施, 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
3饲养管理
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 猪群整体保持健康水平,做好平时饲养管理工作一般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做好猩猪舍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 以保汪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适当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其次,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营养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以保证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其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
最后, 规模化猪场应积极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制。 按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养殖现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 母猪与仔猪间的疾病感染机会。规模化猪场要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实行早期断奶隔离, 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猪间的传播。
4免疫接种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止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
施。疫苗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的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传染, 在对规模化猪场安排免疫接种工作时, 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 要根据我国及猪场所在地猪传染病流行的种类,确定应该猪场接种疫苗的种类,避免盲目使用。其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 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流行疫病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Et龄、母源抗体水平等而确定.并需根据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 没适合全国所有规模化养猪场统一的免疫程序。
最后,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 同时避免发生免疫失败。要重视疫苗的保存与运输、疫苗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工作, 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5检疫
除作好进口13岸检疫. 防止猪传染病从国外传
人外. 饲养单位更应重视国内引种和流通领域的枪疫工作。有些病毒性是由于国内引种检疫不严,使其在全国传播广泛,将较长时间困绕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地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