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合成得少,产出得就少
机体的合成能力,取决于肝肾代谢能力。肝合成75%的生长蛋白、80%的免疫蛋白、85%的卵黄蛋白,所以要注重“保肝”。
病后肝肾代谢能力低下,而导致机体合成能力低下的表现有:
采食消化差
机体合成能力低下,采食量必然与之对应减小,即使单纯增加采食量也会出现消化不良(过料现象),或生理性腹泻。
大肠杆菌过度繁殖
注意,这是肝肾代谢能力低下的结果,而非原因。机体合成新陈代谢物质不足,则肠道粘膜上皮更新缓慢,腺体分泌不足,黏膜免疫屏障缺损,大肠杆菌缘此过度繁殖,一则鸡零星死淘,二则输卵管、子宫随之出现炎症,沙皮蛋、软皮蛋增多。此时,单纯控制大肠杆菌,收效一般甚微。
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肝肾代谢能力低下,输卵管、子宫内膜的水肿、淤血迟迟不能被代谢消除,黏膜中水液进入浓蛋白,使其变稀,哈氏单位降低。
输卵管、子宫内膜平滑肌延展性变差
中医讲:肝主筋,肝气旺盛,四肢灵活有力,握力下降是肝气虚弱的表现。发生应激时,如蛋尚未排出,输卵管、子宫内膜微血管会因平滑肌过度收缩而破裂出血,导致血斑蛋。
鸡抗惊吓应急能力低下
中医讲:肾主恐。发生应激时,鸡反应过度,输卵管、子宫内膜出现缺血灌注性损伤,上皮组织脱落,导致肉斑蛋。
生产实践中和临床诊治上,只有辨准肝肾代谢能力这一本因,应用这方面的正统中兽药,方可有成功的治疗处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本思路为:
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益肝肾,补气血,扶阳壮肾,温升肝血为主,活血化瘀,祛湿健脾为辅,同步消除上述诸多病理表现,稳步提升并稳定保持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