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8月2日,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报道出第一起非洲猪瘟,到目前为止,短短10个月时间内非瘟疫情几乎波及所有省份,非瘟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杀伤力之强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传入我国的非瘟病毒经检测基因为Ⅱ型非洲猪瘟病毒,与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非瘟是通过何种途径传入我国,对此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事已至此我们先搁置争议,应该把焦点放到非瘟的防治上。
从1921年在肯尼亚被首次报道以来,非瘟已经在全球肆虐近100年。非常尴尬的是:尽管非瘟在全球流行这么久,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有没研发出可以有效防治非瘟的药物.目前防控非瘟最有效措施就是做好生物安全:控制生猪跨区转运,禁止饲喂餐厨垃圾、泔水,严管进入养猪场人员与车辆。
新华网报道:“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虽然非瘟不传染人,但对养猪人冲击却是致命的,猪场一旦发生非瘟,整个养猪场,甚至连带附近养殖小区都要清栏,一下子回到解放前,非瘟足以让每个养猪人谈“瘟”色变,避之唯恐不及。警钟长鸣!非瘟给养猪人迎头棒喝,怎么做好鸡场生物防控?
一、生物安全的意义
减少或灭杀病原,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是有效防控畜禽疾病的措施,而这就是养殖场需要重视生物安全的意义所在。把引起畜禽发病的病原排除在养殖场之外,或进入养殖场的病原不能有效传播、繁殖,从而切断了病原的传播,养殖场生物安全管控得以保证畜禽健康生长。
二、养鸡场病原传播途径
与病原直接或间接接触是导致鸡场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养鸡场病原可通过鸡场饲养人员、药物饲料销售、司机、兽医、外购雏鸡等带入,通过鸡群、精液、受污染设备、水源,以及其它动物在养殖场内传播。
三、养鸡场生物安全防控注意事项
1.严防人员、车辆进入,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出养殖场。如果生产需要,人员进入前要严格消毒,沐浴,换上防护服,再喷入消毒方可进入厂区。车辆整体要消毒,特别是车轮要进过漫过车轮一般的消毒池。另外,平常要注意鼠类、野禽、昆虫等防控,尽量减少病原传入的可能。
2.加强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日常要经常组织养殖场人员学习,让大家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一个良好的生物安全习惯,生物安全的要求要事无巨细,不能忽视任何环境。
3.把控雏鸡种源关,进雏要格外注意,做好有问题的雏鸡坚决不能进入鸡场。
4.严格消毒,鸡场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鸡场消毒,每空栏一次,要把设备全部搬出,清扫、清洗、熏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