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气温也在不断下降,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
猪呼吸道疾病也成为目前猪场发生比例最大的一类疾病,它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往往由病毒、细菌等病原性因素和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非病原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该病危害严重,可导致生长猪群死淘率高,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猪场呼吸道疾病,也是影响养猪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号称“三不疾病”,即不死、不长、不愈,一旦发生会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养猪人不得不防!
危害
猪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主要跟猪舍卫生条件差、昼夜温差大、猪舍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通风不良、转群等应激因素有很大关系。
该病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一般以慢性感染为主,猪群发病后,保育猪表现为消瘦、衰竭、死亡,而生长育肥猪则表现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
这些都会导致猪场的养殖成本持续增加,特别是因为疾病的原因造成的猪场隐性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增加猪场的发病风险,猪群更易继发其他疾病问题,从而造成整个猪场疾病不断,药物成本增加,最可怕的是如果造成疾病的大流行,会使猪群成活率下降,直接危害猪场经济效益。
发病原因
传染性因素:疾病爆发时,会造成大量的细菌、病毒在猪舍中滋生,当猪群抗病力下降时,机体内的病原菌就会被激活,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发生,猪场外来引进种猪或仔猪后,未进行隔离或隔离时间不足,病原未完全净化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饲养管理因素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如果猪场饲喂方式为干喂,会导致猪舍内粉尘较多,另外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就会导致猪舍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当猪舍有害机体超过一定范围后,会造成猪的呼吸道粘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发生。
细菌性疾病感染
引发呼吸道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病、萎缩性鼻炎和猪肺疫等。几乎80%的猪场都存在有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别是在仔猪断奶期、保育期、育肥期均易发生。
病毒性疾病感染
主要是由猪蓝耳病、圆环病、伪狂犬和猪流行性感冒等。特别是在产房小猪和保育猪中,蓝耳病引起的呼吸道最为突出;猪流行性感冒常见于温度变化较为明显的季节,传播迅速,持续时间短。
寄生虫感染
主要是由猪的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防控措施
1.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猪场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严格消毒、空栏,改善猪群的生长环境,加强猪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控制好“三度”(温度、湿度、密度),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猪舍潮湿,调整猪群的饲养密度;严格把关饲料原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
2.猪场制订完善的免疫方案。猪场要加强猪瘟等基础疫苗的免疫工作,以此来控制和净化原发性病原,从而减少猪群的细菌带菌率,减少猪群发病
3.平时猪群注意做好药物保健工作,以增加猪群的抗病力,减少猪群的发病。针对已经出现疾病问题的猪群,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混感金针打针,大群使用板青颗粒和咳喘停拌料处理,这样对于控制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混感金针也是当下猪场的常用针剂产品,几乎所有的养猪人都在使用。
混感金针是一个A+B的套装产品,一个银黄提取物,一个头孢噻呋钠,具备抗病毒和抗菌双重功效。针对猪场的病毒性疾病引发的猪群精神不好、采食量下降以及细菌性感染引发的猪关节肿大、皮肤丘疹、咳嗽、败血症等问题,以及母猪的各种产科炎症问题效果显著,因此深受广大养户的信赖和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