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几个常见的猪饲养管理误区)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435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几个常见的猪饲养管理误区)

我们经常谈论如何通过“最小的成本”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这是养猪专业人士孜孜不倦地讨论的问题。一些专家或者通常意义的专业人士很容易就给出结论或建议,却很少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哪些问题会阻碍方案实现效果。今天就来谈一下我和Clayton Chastain看到的6个经常看到的猪饲养管理的误区。

一、母猪过肥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敢说至少有30%的猪场存在母猪过肥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母猪过肥不仅浪费饲料,还会降低生产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二、怀孕期超量使用赖氨酸。

我们看到全球各地很多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喂程序中使用18克或者更多的赖氨酸。你最好看一下你的怀孕猪饲喂程序中赖氨酸的用量,然后再核算一下成本。据我们所知,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妊娠全期使用超过12-13克赖氨酸可以带来任何更好的结果。

三、哺乳前7天的阶梯式加料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几个常见的猪饲养管理误区)

所谓阶梯式加料就是在哺乳第一天喂0.5公斤,第二天1公斤,第三天1.5公斤,直到第7天全量饲喂。实际上,你应该从第1天开始就把猪喂饱。实验表明,哺乳前期限料会显著降低仔猪的断奶重,因为母猪没办法通过奶水给仔猪提供充足的营养。

四、希望通过提供额外的前期营养,让猪在出栏时放大这个生长优势

也就是常说的断奶多1斤,出栏多10斤之类的提法。也就是说在哺乳猪阶段或者保育阶段,通过补充营养,增加猪的期末重量,然后这一个小的增量最终在出栏时得到放大。这听起来很不错,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品种角度这个效应是存在的,也就是先天初生重较大的猪,会延续这个优势。但是对普通猪来说,即使前期通过营养干预增加了体重,大部分情况下后期会把这个优势拉平,而不是放大。

五、搞不清最佳的能量水平。

当你希望通过调整饲料能量水平来优化饲喂成本时,你需要计算的是能量转化效率,而不是饲料转化效率。而且在计算时你需要注意营养载量,如果这个算不准,其他的都准不了。

六、只关注性能而忽略成本。

这种现象在全球都很普遍,而且也是经常被谈及的一个问题。用了什么东西之后你的猪稍微长快了一点,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赚更多钱。要计算投入产出比。

文章摘选自公众号《猪相关》。

标签: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 猪饲养管理的四条原则是什么 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