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你家里人呢?”
“把你爸爸叫来。”
白婳:“我就是兽医。”
养殖户:“你会看牛吗?”
……
二十出头的白婳
还不是在社交媒体平台
拥有300多万粉丝的“网红”
那时,她刚回到家乡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开乡村兽医服务站
她去出诊常被养殖户质疑
不是“正主”
甚至被当成“江湖骗子”
也难怪
当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
穿粉色大褂、戴粉色手套
踩粉色雨靴、背粉色药箱
脖子上挂着粉色听诊器
“少女心满满”地出现在
脏兮兮臭烘烘的牛圈里
任谁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
“她是兽医?”“她会看牛?”
答案是肯定的
给牛打针接产
火疗放水、修蹄取铁
……
这些旁人眼中的“牛场面”
对白婳来说都是“小场面”
白婳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为村民的一头牛缝合伤口(4月18日摄)。组图均由新华社记者冯开华 摄
“这个女娃本事大
把牛娃当事儿
手艺高低不在年龄。”
当年对她将信将疑的村民
看到白婳不怕脏累
给难产的母牛顺利接产后
还细心地用毛巾
把小牛脸上的羊水擦干净
就彻底“服了”
兽医服务站开了6年
如今27岁的白婳
买了3台手机
注册了3个不同的微信账号
加起来有1万多个微信好友
都是排队预约请她出诊
或是在线上
等着向这位“义务互联网牛医”
咨询各种“牛病”的养殖户
白婳在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的乡村兽医服务站登记药品信息(4月18日摄)。
被“牛场面”征服的不止养殖户
去年开始,白婳把出诊日常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视频里
一身粉红,长相可爱的她
会用浓重的西北口音
问养殖户家的牛
“今天粑(排便)了吗?”
巨大的“反差萌”
让她很快就“火”了
积累300多万粉丝
白婳只用了不到一年
网友和养殖户一起
围观貌似瘦弱的白婳
用肌肉紧实的胳膊一把抱起
七八十斤重的“初生牛犊”
挂在栏杆上控水
有网友叫她“白一针”
因为给牛扎针
她总能“一针见血”
白婳搞不清楚
自己日常工作的“小场面”
是靠什么“传播规律”吸粉的
但受欢迎的那些
倒是符合一个“土规律”——
“味道越大播放量越高”
白婳在短视频账号发布的内容截图。
白婳给牛接胃管放水的视频
“转评赞”超过了120万次
有网友像追剧一样“催更”
“那头小牛还活着吗”
因为这些视频,大家为
千里之外的一头牛操碎了心
甚至有粉丝开玩笑说
自从关注了白婳
开始沉迷于“母牛的产后护理”
看她给牛做剖腹产手术
麻醉、绑绳
备皮、开刀、缝合
一套流程沉着冷静
网友叹服,评价白婳是
“穿得越粉,干活越狠”
“粉色是白婳最后的倔强”
这也是在留言区
出现频率很高的评论
其实一开始
“一身粉”并不是她刻意设计的
白婳本身就很喜欢粉色
她觉得这个颜色
“特别干净,特别治愈”
她兽医服务站的门牌、墙面
甚至药品标签都是粉色的
再后来
她给白色的汽车也喷上了粉漆
治愈的粉色有些误打误撞地
成了兽医白婳的“标签”
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
成了白婳的粉丝
跟着视频里这位
年轻的前辈学习临床经验
还有更多的养殖户
通过视频认识了她
早上她的兽医服务站还没开门
就有村民开车拉来牛羊等在门口
甚至还有人从其他县区
跑几百公里专门来找她
镜头之外
开着她的小粉车
白婳常常早晨6点出门
晚上11点才能回家
一天出诊十几户
有时候半夜还要急诊
小车两天就能烧掉一箱油
到了地方,给牛看病
被“喷一脸”是常态
晚上回到家
头发丝里都渗着牛粪味儿
但白婳坚持每天化妆出门
精心搭配服装
车也总是擦得干干净净
“许多人觉得
兽医是不受人尊敬的工作”
白婳想打破这种偏见
“当兽医也可以很体面”
白婳从汽车后备箱里找取药品(4月18日摄)
要为兽医职业赢得尊敬
当然不能光凭外貌
白婳说自己“心小”
牛的病没治好
她晚上睡不踏实
治好了她也跟着开心
常有留守乡村的老人
找白婳看牛
她心疼老人攒钱不容易
看好了病也不肯收费
曾有老人为了感谢她
从村里走了一个多小时
找到她的兽医服务站
放下一捆柴火
和一把自家种的菠菜
……
这样温暖的细节
让她确信
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白婳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家乡所在的西海固地区
曾以“苦瘠甲天下”闻名
当地群众多以种地
和牛羊养殖维持生活
然而,偏远山区兽医紧缺
牛羊病亡很常见
白婳的父母也养了十几头牛
2012年,她家有7头牛先后病死
“当时我看到父母嘴皮发干
走路脚都抬不起。”
她总记得父母当年受了多大打击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
在职高读高考班的她
没有按父母的意愿考大学
而是偷偷转到了畜牧兽医班
学兽医的女孩少
白婳胆大心细
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同届畜牧兽医班的女孩
只有她一个人最终从事兽医工作
她的父母现在仍在种地养牛
虽然识字不多
但很支持白婳的事业
女儿在网上“火起来”之后
父亲总是私下里提醒她
“网红几年就淘汰了
有真本事才最重要。
看好一头牛不算啥
都能看好才算厉害。”
“我想在这行做大。”
白婳毫不避讳她的“野心”
在千千万万的农户家
遇到的牛不一样,病也不一样
治疗方案就不同
需要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
为此,她每年都会花费上万元
到发达地区学习进修
团队成员为白婳(中)拍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她的出诊工作情况。
受她影响
两个在养殖企业上班的同学
也返乡加入了她的团队
还有许多年轻网友给她留言
表示自己也想学兽医
白婳很开心
她最大的心愿是开一家动物医院
让体弱多病的“初生牛犊”也能住院
通过专业护理提高存活率
再招一批年轻学员
教他们先进的兽医技术
服务乡村更多养殖户
但她也坦言
以自己现在的水平还带不了“徒弟”
要开动物医院
更是需要不菲的投资
白婳开着粉色的小汽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为养殖户的牛羊问诊。(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冯开华 摄)
为了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白婳开始尝试
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带货
卖当地的牛羊肉土特产等等
但开第一场直播时
就有网友发评论:
“你怎么也到这一步了?”
她感到困惑和委屈
平时给牛开刀都没怕过
面对镜头却有些无措
还是妈妈鼓励了她
“有想法就大胆去干
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只要认准了这条路
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成功。”
她也不打算放弃:
“我赚钱是为了把畜牧事业做大
不是用来图享受
白婳到了80岁还是兽医。”
年轻的梦想闪闪发光!
加油,白婳!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马丽娟、马思嘉、冯开华)
来源: 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