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是被捕食者,因为这种进化关系,早上早些时候饲喂她们,这样她们可以安心地饱餐一顿,然后躺卧休息并反刍。
“冲破瓶颈和管理人员是你解决大部分牧场问题的方法”,长期从事奶牛兽医工作的Gordie Jones向在内华达州里诺参加第13届西部牧场管理会议的人们讲到。并且在讨论挤奶、采食、饮水和休息时,他继续强调,“通过专注于奶牛的这三点:空气、食槽和舒适度,我们每天都可以为奶牛做到最好”。

Jones的评论基于他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的个人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Jones作为职业兽医在威斯康星州东北部工作了15年。之后,他成为一家国际农业公司的牧场营养、设施和奶牛舒适度顾问。在这10年的工作之后,他加入著名的Fair Oaks牧业,在印第安纳州帮助设计和管理2万头奶牛的牧场。五年前,他建立并开始管理自己的牧场,名字叫Central Sands牧业,是以威斯康星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命名的。
减少应激
“对于奶牛来说,高产不会有应激的表现,”奶牛专家说,并且用洪亮的嗓音反问道,“每头奶牛每天要达到100磅(约45kg)的产奶量需要做些什么?”随后,他向大家阐述,“奶牛远离饲料、水和卧床的时间应该小于四个小时。50%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是发生在奶牛早上挤完奶从奶厅出来后的那顿饲喂。这符合奶牛的进化。”
Jones所谈论的进化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历史长河里远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或到今天现代化的伊朗和伊拉克时期,人们对奶牛的驯化。这种关系始于农业初期,在人类建造围栏以将奶牛与粮田隔离开的时候。那些找到冲破围栏方法的奶牛给奶牛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开创了新篇章。存在世界上的牛品种中,人类驯化了11个品系。
Jones说道,“现代奶牛的祖先是被捕食者,奶牛的进化结果是在早上尽可能多的采食,然后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躺卧下来咀嚼反刍食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牧场团队应该在早上提供105%的配给量。之后,应该每两个小时推一次料。”
“为你的奶牛提供最好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青贮饲料暴露在空气中时,其质量会大打折扣,因此早上制作的第一批日粮应该用于低产群。这样,新产牛可以在早上吃到最新鲜的饲料。”
“另一个常见的疏漏是在散栏牛舍中没有足够的水槽。许多散栏牛舍设计有三个水槽,但实际上应该有四个,如果一个牛舍里有超过100头奶牛,她们通常会分成两个社会群体,每个社会群体应该有两个水槽。”
牧场主每天要关注的四小时
Jones强调,“奶牛一天中远离饲料、水和卧床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四个小时。牧场主管好这四个小时,剩下的20个小时就交给她们自己了。”
“远离饲料的四个小时还需要包括分群、待挤区的时间、配种、蹄部护理、保定触诊时间以及其他畜群健康工作所需的时间。”
为了让大家理解满足奶牛时间安排的重要性,他再次强调,“最重要的是,如果牧场主可以让你的奶牛在瘤胃充盈的状态下多躺卧一个小时,她平均会多产3.7磅(约1.68kg)牛奶。而且,我不会让围产前期牛舍和新产牛舍密度过大,其他圈舍牛群密度也只能超出10%。”
随后,Jones将注意力转回设施设计,“如果你想减少体细胞数(SCC),请确保你的奶牛平直且舒适地趴卧在卧床上。方方正正,舒舒服服地趴卧在卧床上,而不是牛舍的其他什么地方,这样奶牛才会干净。”他在讨论设施设计和牛奶质量的互相影响时进一步解释说。
为达到这一目标,卧床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讲到:“导致卧床舒适度不足的四个主要原因是:缺乏缓冲、劲轨高度不够、起卧的空间限制以及缺乏新鲜空气和视线。”
关于荷斯坦奶牛的卧床设计,参数包括:
· 卧床宽度为48英寸(约1.22米)
· 劲轨高于卧床后沿的垂直高度为48英寸(约1.22米)
· 劲轨到卧床后沿的水平距离为68英寸(约1.72米)
· 挡胸板到卧床后沿的水平距离为68英寸(约1.72米)
· 鼻对鼻的设计卧床总长度为16英尺(约4.88米)
· 挡胸板比卧床后沿高2英寸(约0.05米)
Jones讲到,“卧床越宽通常并不意味着会越好,因为奶牛会斜躺在卧床上。这会导导致奶牛将粪便排在卧床上,而不是过道里。从而导致奶牛躺在自己的粪污中。”因此,建议如果奶牛斜躺,有时可以通过在侧轨上放置尺寸为2×4的木头来纠正卧床的宽度,以防止奶牛头部穿过。
“如果前冲空间与高度为30英寸(0.76米)的卧床栏一起使用,宽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一个高度为39英寸(0.99米)的卧床栏会让奶牛处于斜躺状态,这样就可能需要一些调整。”
舒适干净
关于舒适度Jones讲到,“如果员工在奶牛趴卧的地方做跪膝测试,而不会感到膝盖疼痛,这样的卧床就是舒适的卧床。反之,奶牛则需要更多的垫料。”
Jones坚信干燥洁净的沙子能够有效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质量。
Jones提到,在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对25万头奶牛进行密切评估,结果显示沙子不仅可以提高牛奶质量,还可以提高奶牛的舒适度。与不在垫沙卧床上趴卧的奶牛相比,趴卧在垫沙卧床上的奶牛日均产奶量提高6磅(2.72千克)。
在结束演讲之前,Jones花了几分钟谈论犊牛,“犊牛的四大饲养规则:干净且干燥、良好通风、初乳以及隔离。违反这四条规则中的一条,可能你仍会成功地养育健康的犊牛。但如果犊牛是群饲的,那你最好保证干净且干燥的饲养环境、良好通风和初乳,因为已经违反了其中一条规则。
显然Jones更喜欢犊牛饲养在犊牛岛中,但他也解释了犊牛断奶流程的重要性。
“当我们用犊牛岛饲养犊牛时,它们就失去了成为群居动物的能力,”他说。“通过小群饲养将他们带回小群体。为了帮助促进这种转变,犊牛应该从犊牛岛中走出来,因为这有助于社会地位的建立和群居性的形成。”
两个黄金规则
提问环节,很多牧场主和兽医都有这样的疑问,随着牛群越来越大,哪些规则仍然适用?最后Jones将整个讨论归结为最后两点:1. 奶牛的舒适度第一。2. 粗饲料仍然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