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决定即日起停止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药品今年3月底前由生产企业召回。
说到呋喃唑酮,可能很多人不熟悉。说到痢特灵,相信很多人都熟悉。痢特灵就是呋喃唑酮的曾用名。顾名思义,痢特灵用于治疗痢疾特别灵。呋喃唑酮复方制剂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也可以用于伤寒、副伤寒、贾第鞭毛虫病、滴虫病等。与制酸剂等药物合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
呋喃唑酮为广谱抗菌药,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葡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
但是,呋喃唑酮药品不良反应严重,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药物热、皮疹、肛门瘙痒、哮喘、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肺浸润等,偶可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
其注意事项是:
1、一般不宜用于溃疡病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新生儿禁用。葡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使用可致溶血性贫血。
2、口服本品期间饮酒,则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发热、头痛、恶心、腹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胸闷、烦躁等,故服药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禁止饮酒。
3、过量使用呋喃唑酮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一般反应较轻);溶血性贫血、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多发性神经炎;新生儿和G-6-PH缺乏可致溶血性贫血。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新生儿禁用。
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修订呋喃唑酮片说明书,该品仅用于难以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明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禁用,14岁以下儿童禁用。
此次被禁用的仅为含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而呋喃唑酮单药成分的呋喃唑酮片不在此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公告(2019年第9号)》称,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我国批准上市,适应症为细菌和原虫引起的各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严重皮肤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评价,认为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风险大于获益,且临床均有替代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予以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根据从公告附件所列,含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共4个,分别是复方雪胆呋喃唑酮胶囊、呋喃苦参黄连素片、二维呋喃唑酮片、谷海生片,涉及13家药企。
作者: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邬时民
网络编辑:陈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