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消化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球虫病
二.蛔虫病
三.住白细胞原虫病
四.组织滴虫病
五.绦虫病
六.前殖吸虫病
鸡 球 虫 病 :
(一)鸡球虫病是分布很广的一种原虫病,普遍发生,球虫不但对雏鸡危害大,对成鸡也有严重的致病性,死亡率很高。
鸡球虫主要由艾美耳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寄生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这9种球虫中,致病力最强的是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小肠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其他种型的球虫全部寄生在小肠,致病性较弱,盲肠球虫有时是鸡群致死性和毁灭性的。
防治措施:
1.尽可能网上平养或笼养。
2.可应用球虫疫苗预防。
3.选用有效抗球虫药:地克珠利、盐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钠、中药驱虫类。
鸡 蛔 虫 病 :
(二)鸡蛔虫病是由小肠内寄生的蛔虫引起的,多发于蛋鸡及黄羽肉鸡。蛔虫病对鸡体健康是一种慢性消耗,由其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虫科的鸡蛔虫引起的。蛔虫成虫呈淡黄色或者黄白色,雌虫长度为60~110mm,雄虫长度为50~76mm,虫卵呈椭圆形。鸡蛔虫产卵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虫卵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外界环境以及多数消毒药物的能力。
防治措施:
1.定期清洁鸡舍,定期消毒,对鸡粪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杀死虫卵。
2.定期驱虫。驱虫最佳季节是秋季,可选择药物: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达唑任选一种,均按20ml/kg体重喂服。伊维菌素按0.1mg/kg体重喂服。傍晚喂服,次日清早将粪便堆积发酵。
鸡 住 白 细 胞 原 虫 病 :
(三)鸡的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本病对蛋鸡危害严重。
病原是住白细胞虫属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二者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分别由库蠓和蚋生存的地区传播。
防治措施:
1.注重鸡舍环境卫生。
2.夏、秋季鸡舍应安装纱门、纱窗、严防蚊、蝇、虫侵扰。
3.北方6-10月,每月给鸡群饲喂预防和治疗白冠病的药物。
4.产蛋鸡发病后,应用中药、化药对鸡群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
组 织 滴 虫 病 :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出血肿大,肝脏有扣状坏死溃疡灶,对散养鸡威胁大,规模笼养蛋鸡零星发生。
鸡盲肠内同时寄生着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组织滴虫可钻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异刺线虫卵可随鸡粪排到体外,成为重要的感染源。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可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鸡吃到这种蚯蚓后,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
防治措施:
1.建议采用笼养方式,可用驱虫净或伊维菌素定期驱除异刺线虫。
2.发病鸡群用0.1%的甲硝唑拌料,连用5-7天;或用中药煮水饮用。同时给病鸡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以促进其恢复。
绦 虫 病 :
鸡绦虫病是绦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内而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几年,不管散养蛋鸡还是笼养蛋鸡的绦虫病的发生都很常见。
绦虫呈带状,扁平,多为乳白色,虫体分为头节、颈节和体节。头节为吸着器官,吸附于鸡的肠道;颈节发育生长出体节;体节发育为幼节、成节和孕节。
常见的绦虫有:赖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漏斗带绦虫、节片戴文绦虫。
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
2.门窗安装纱网,防止苍蝇进入鸡舍。
3.定时驱虫,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4.驱虫常用药:盐酸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吡喹酮等。
前 殖 吸 虫 病 :
蛋鸡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前殖吸虫的虫体扁平,外观呈梨形,新鲜虫体呈鲜红色;长约5mm、宽2mm,其内部器官透明清晰可见。其虫卵比较小,呈椭圆形,棕褐色,闪含一毛蚴。
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净化鸡舍,门窗安装纱网。
2.及时清理粪便,并经生物热处理。
3.治疗常用药:盐酸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吡喹酮、六氯乙烷等。
我是执业兽医120,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指导,共同探讨养殖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