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冬天常见的疾病(猪在冬季主要疾病的特效治疗办法)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197

猪在冬季主要疾病的特效治疗办法

猪在冬季主要常见病有: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以温和性猪瘟为主的混合性感染的疾病、仔猪水肿病、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而今天我主要介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以温和性猪瘟为主的混合性感染疾病的控制措施。

一、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的控制措施

1.病原体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均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

2.主要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于寒冷的季节,以每年的12月份至来年的4月份为主,其他季节也可流行,但发病率比较低;大猪小猪均可发生,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有时达100%。

3.临床症状

呕吐、腹泻、脱水。呕吐可发生在吃食前、吃食中、吃食后,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呕吐的机率高于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有时在发病的过程中不见呕吐发生。腹泻时两者粪便呈酸臭味,猪传染性胃肠炎粪便呈黄绿色、黄白色或灰白色,以黄绿色居多,并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而流行性腹泻的粪便以黄色居多,也可见黄白色、灰白色。

二者粪便均呈水样便,排出的过程中呈喷射状,就像打开的自来水龙头一样。在生产上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做出正确的治疗。

4.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在胃胀满,胃壁薄、积气,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肠壁变薄,积气、充血,肠腔内有黄绿色、黄白色或灰白色稀薄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卡他性炎症。

5.防治措施

预防: 母猪产前28-35天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交巢穴注射,进针深度4cm,剂量按说明。

治疗:(1)交巢穴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交巢穴注射,小猪(35㎏以下)100羽份,小猪进针深度0.5cm-1cm;中猪(35㎏—60㎏)200羽份,进针深度1-2㎝或2cm-3cm;大猪(60㎏以上)300羽份,进针深度2cm-3cm或3cm-4cm,72小时再注射一次。

(2)注射藿香正气水,交巢穴注射,1ml/kg,2次/d,连用2-3天。

6.防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脱水快,导致哺乳仔猪真正死亡的原因是脱水,所以控制猪脱水很关键。具体办法是腹腔注射糖生理盐水,药液的温度以38°c-39°c为佳,其他的猪只饮电解多维+G粉,以控制脱水。

(2)使用的疫苗和所选的治疗治疗药物必须是交巢穴注射。在养猪户中,有部分的养猪人找不到准确的交巢穴位置,从而导致治疗失败。交巢穴位于猪尾巴和肛门中间,把猪尾巴抻平,中间有一个坑,就是那个位置,千万不要注射到尾根部;注射方式应垂直注射,进针深度应适宜,否则药液不在穴位,导致吸收差或根本不被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

(3)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治疗时,必须是I系苗的单苗,而不是联苗,鸡新城疫II系、III系、IV系及克隆苗千万不要选用,它们没有治疗的效果。我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时,有许多的养殖户和兽医问我,猪得病怎么能用鸡疫苗治疗呢?这种治疗方法叫干扰素诱导技术,你们放心大胆用吧,我在后面会介绍这种治疗技术,治疗时一般一针见效,但一定注射2次,72小时再注射一次。

(4)使用藿香正气水治疗时应选用无醇,最好交巢穴注射,效果好。

(5)猪在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时,最容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应加以注意。发生混合性感染时可以腹腔注射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效果不错。

(6)猪实施干扰素诱导技术后15-20天不许接种任何疫苗。

二、以温和性猪瘟为主的控制措施

在养殖场或养殖户中典型的猪瘟发病率很少,但温和性猪瘟发病率却很高,单一的发病率少,以混合感染发病率多,常与猪圆环病毒病、猪的蓝耳病、猪的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多,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许多专业治疗人事,便称“高热病”。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混合感染,现介绍如下:

1.温和性猪瘟发病原因

表现猪直接或间接接触疫苗,直接接触疫苗是给猪注射疫苗时间不合理、注射的剂量过多或过少、稀释液选择不正确、操作的方法不当等导致免疫失败;间接接触疫苗是指母猪在妊娠期给母猪注射猪瘟疫苗所导致的。

2.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多发,但从目前来讲,发病率不亚于春秋季节;不分品种、性别、年龄。

3.临床症状

温和性猪瘟表现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精神状态时好时差;粪便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便秘时排球形粪便,腹泻排黄绿色、黄白色、灰白色粪便。以温和性猪瘟为主混合感染的疾病表现高烧不退,体温40°c-45°c,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以耳、四肢内侧、腹下、臀部居多,粪便有时便秘,有时腹泻,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4.病理变化

以猪瘟为主混合感染时表现喉头有出血点;花斑肾、肾表面有时凹凸不平、有时见出血点;淋巴肿大,有时见红白相间或紫红相间大理石状,有时见髓样变;肠道充血、出血,有时见回盲口或大肠内有糠夫样不易剥离物质。

5.防治措施

预防:哺乳仔猪21日龄注射猪瘟细胞苗或脾淋苗,临床证明,仔猪在哺乳期注射细胞苗的效果比脾淋苗的效果好;45-65日龄猪瘟疫苗重复免疫。为了提高猪瘟免疫效果,可配合使用疫苗增效剂,如黄芪多糖、维生素E—亚硒酸钠、左旋咪唑,计量按说明。

治疗:经检测确定有猪瘟等病原混合感染时实施干扰素诱导技术,注射猪瘟普通细胞苗,1头份/kg体重,不足20头份以20头份为基础量,超过150头份的以150头份为治疗量,72小时再注射一次。

6.应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选择的疫苗是猪瘟的普通细胞苗,千万不要选择猪瘟脾淋苗和猪瘟精制细胞苗,否则无效。

(2)疫苗必须灭活,方法将水烧开至沸腾,然后将疫苗瓶放入水中,继续加热,10分钟后取出,凉至常温使用。

(3)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切莫用凉白开水。

(4)注射疫苗前避免猪出现疫苗过敏,先注射患病严重的猪只2-3头,注射2小时后无任何疫苗过敏反应,便可全群注射。

(5)实施干扰素诱导技术,必须72小时再注射一次。

(6)实施干扰素诱导技术,猪在20天内不允许接种任何疫苗,否则所接种疫苗无效。

(7)针对猪瘟的混合感染,第一次注射灭活的猪瘟普通细胞苗后3-4小时,再对症治疗其它病,不包括病毒病(猪口蹄疫病除外)。猪诱发产生的干扰素对所有病毒性疾病(猪口蹄疫病除外)均有治疗作用。

7、小结:我以上介绍的两种治疗方法是干扰素诱导技术

(1)原理:应用鸡新城疫I系苗或猪瘟的普通细胞苗,大量注射后,通过猪肝脏转化为干扰素,第一次注射所诱发产生的干扰素量少,只有间隔72小时第二次注射后才能产生大量的干扰素,并确保猪15—20天不感染病毒性疾病(猪口蹄疫病除外)。

(2)在临床上导致干扰素诱导技术失败的因素有;猪肝功能低下、猪热应激大、猪氨气中毒、猪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疫苗选择不正确等均可失败。

来源:开犁

作者:12582农信通 畜牧兽医专家 李哲

编辑:李萌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标签: 猪冬天常见的疾病 猪冬季易发病 猪冬季易得什么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