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养猪。为此,我们整理了2个关于养猪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稻米和玉米养猪哪个好?
玉米为猪最好,因为玉米营养价值高,我们还吃五谷杂食,其中就有玉米。猪吃玉米能快速长膘,吃饲料的猪,虽说长的快,猪肉不好吃,吃玉米,麦麸等,猪肉好吃。小时候,家里养一年才卖。现在半年都能卖。差不少呀!
哈喽,我是地球村建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猪是吃玉米好了,因为玉米涵的糖,粗纤维等适合猪崽生长,一直以前以来都是用玉米喂猪,吃了玉米的猪会毛顺,皮肤白泛红润的!如果非要用不管陈稻谷,还是新稻谷喂猪,建议煮熟了喂,稻谷含有糖份少,生喂没有玉米好吸收,喂一段时间猪成了架子,毛还乱乱的,煮熟了喂效果会好一点!
陈稻米和玉米养猪哪个好?
相对而言玉米比稻米好。
过去没有任何人用稻米喂猪,稻米产量低,价格高,在南方地区属于细粮,一般太多也不会用大米喂猪的,用大米喂猪会遭到别人说的。
陈稻米和玉米价格低廉,是贮备粮进行更换的,不适宜人食用。不论是稻米还是玉米都是肥育猪的好饲料,稻米和玉米都是能量饲料,粗纤维含量少消化率高,适口性好。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大约占70%左右,是混合饲料的基础饲料。营养不齐全,不能单纯以一种饲料喂猪,饲喂时必须加入豆粕、米糠、麦麸、矿物质饲料,使饲料营养全面。
稻米和玉米含有比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猪催肥如果搭配数量太多,生产出来的猪肉中的脂肪变软,形成软猪肉,不耐贮藏。一般在猪饲料中不要超过50%。而且用以陈稻米和玉米为主的混合饲料由于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特别是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所以,在喂猪时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添加豆粕、菜籽饼)、矿物质(贝壳粉、骨粉)和维生素饲料,加入优质青绿饲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散户养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家庭猪场何去何从?
所谓家庭农场,按照欧洲规模标准,应该是300~500头母猪,生猪年出栏在5000~10000头,国内可以借鉴。
欧洲的产业联合体结合家庭农场模式进行分工合作、利益共享,达到环境友好、效率极高、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在欧洲模式上全面升级,全面提升行业效率,实现产业大升级才是重中之重。
1、构建更加高效的猪场,彻底规避因营养、设备、环境、工艺、管理等因素导致的低生产性能,关键数据向欧洲看齐;
2、构建标准化、可以精细化操作的猪场,小规模批次化、精细化管理;
3、构建智能化猪场、终端设备+物联网+管理软件。设备代替人工进行精益化操作,网络化布局,数字化管理;
4、构建节能型猪场,低能耗节约能源;
5、构建生态环保型猪场,粪污减量化达标处理循环利用。
散养户、农户养猪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除非政府禁止散养户、农户养猪。
近几年来,政府鼓励散养户、农户养猪,只要在养殖条件允许的地方,存栏数500头以下不需要审批、只需要报备,政府还有补贴费。
现在农村正在发展生态养猪。如:德宏州地区的县城、乡镇、农村、农户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玉米、红薯、南瓜、香蕉树等自繁自养,发展生态养猪。
家庭猪场大有可为,前景美好。
散户养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家庭猪场何去何从?
散户养猪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长期以来散户养猪是规模养猪的补充,如果单纯依靠规模养猪企业很容易形成垄断企业。从2025年6月份猪肉价格的暴涨到今年7月初猪价的大涨就可以看出。2025年年底由于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国内生猪生产受到获得的危害,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2025-2025年期间,3000多万头猪已经被扑杀。国内严重缺乏肥猪,散养户基本没有多少生猪了,主要集中在规模养猪企业,2025年6月份全国统一发生了猪肉价格的暴涨,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以上,翻了6番多,一些地区猪肉价格超过55元。当时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饲养一头产仔母猪年收入超过2万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今年7月初规模养猪企业大量囤积肥猪,人为减少肥猪上市量,在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的共同哄抬下,十天左右肥猪价格就从每斤8.50元左右大涨到12元左右,造成市场猪肉销售价格大涨,初步显示出生猪价格的垄断。
本世纪养猪业又出现了一个名词,猪的价格周期,在上世纪根本不知道“猪的价格周期”是怎么回事,因为上世纪养殖业全部依靠的农村散养户,这些农村散养户没有使用配合饲料,而是利用的是农村的各种饲料资源,饲料的生产成本低,而现在是规模养殖,使用的全部是配合饲料,而制作配合饲料的原材料大多数是必须依靠进口,国内资源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因此,猪价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从而形成“猪价格周期”。猪的价格周期对生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猪肉价格周期的运行轨迹是这样的,先是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同时由于能繁母猪大量减少,造成仔猪价供不应求和价格暴涨,仔猪价格暴涨又促进人们扩大养殖能繁母猪,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养殖数量增加,市场肥猪供应大增,引起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养猪人深度亏损,资金链断裂,大量养猪人离开养猪业,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进入了新的猪价格周期。本世纪养猪业出现的有记录的“猪价格周期”已经多次,就是2006至2010年,2010至2025年,2025年至2025年,2025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消停过,一个价格周期紧接另一个价格周期。现在是大力扶持规模养猪,认为只有规模养猪才能消除猪价格周期,我认为规模养猪和散养户应该同等对待才能更好地消除猪的价格周期的产生。
散户养猪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不会被规模养猪所淘汰的,要知道过去、现在和将来散养户是规模养猪的补充,规模养猪企业是不会无限扩张下去,在现阶段离不开散养户的小猪场,而且需要散养户小猪场来稳定市场猪价,如果规模养猪企业无限扩张下去,那么生猪价格的定价权就会落到垄断企业的手中,老百姓就只能任其宰割,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散养户的小猪场被淘汰了,规模养殖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就容易形成垄断,现在是散养户的小猪场与规模养殖共存在的时期,相互补充,相互竞争,造成现在的市场猪肉价格异常便宜,老百姓能够吃到便宜的猪肉,一旦散养户小猪场退出,规模养殖的老大确定,就形成市场价格垄断。
家庭猪场的小猪场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存在,每个家庭猪场饲养的生猪几头到几十头,养殖数量灵活,这些猪场的养殖成本低,大多数是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如酒糟、糖糟、粉渣等粮食加工副产品,如我们村有几户就是烤酒,利用玉米制作散白酒,用酒糟和煮玉米的水喂猪,基本不购买配合饲料,烤酒养猪的成本全部计算在白酒中,不另外聘养殖工人,所以生产成本低,根据粮食加工的规模确定生猪养殖规模,这种加工与养殖配套的方式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在农村,农户利用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下脚料及野生青绿饲料,他们养殖的饲料价格不会被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大多数散养户是不购买配合饲料的,他们饲养的肥猪大多数不喂抗生素,而且相当数量的生猪是本地杂交黑猪,肉质鲜美吃味好,销售价格比规模养殖场的外国猪高。
规模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大规模养殖就会带来大规模的污染,国外是先污染后治理,如果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治理费用是非常高的。规模养殖会造成养殖场与附近居民的矛盾,家庭猪场是分散建设,产生的猪粪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不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现在实施的乡村振兴计划是离不开养殖业的,家庭猪场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种植业和养殖业采用什么项目来振兴乡村?因此小猪场、农村散养小户很难被淘汰。并且只有小猪场、农村散养小户才是真正能够稳定养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主体。现在任何产业都提出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与外国是不一样的,应该按照国情来考虑,也就是政府项目补助也要考虑家庭猪场,养殖补助就不应该以养殖规模来补助,而是应该以出栏肥猪数量来补助,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
家庭猪场的发展是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获得规模效益,一般饲养规模应该在50头以上。家庭猪场饲养的生猪重点在饲养本地杂交黑毛猪,这是家庭猪场的优势,每年逢年过节城市人都喜欢下到农村寻找土猪肉和土鸡、土鸡蛋,土猪肉和土鸡、土鸡蛋销售价格高,利润丰厚。这是家庭猪场今后发展的方向,减少外三元杂交猪的饲养,家庭猪场竞争不了规模养猪企业,在配合饲料、饲养技术等方面都竞争不过规模养猪企业,因此必须另辟新路,饲养规模企业不养的品种,过去由于国内粮食缺乏和饲养技术差,生猪生长速度缓慢,现在粮食是充足的,饲养技术提高了,因此本地猪的生长速度并不是特别慢,每天增重一斤多是可以办到的,而且本地猪的销售价格比白毛猪的高,我们这里的黑毛猪肉销售价格每斤比白毛猪肉高5元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养猪的全部介绍,希望这2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