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畜牧技术指导工作方案。为此,我们整理了3个关于畜牧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做好生猪现代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设计?
你好,我是畜牧兽医毕业的,已经工作了多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规划设计,首先要选择好适合的场地,要远离居民区,达到自然防疫安全,其次是生产流程设计,要求做到种,孕,产,育,成的生产流程。
还有就是生产物料配套,水电办公,生活配套。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有发展养猪业的丰富资源,包括猪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和农村养猪的传统,但是在养猪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等问题。近年,随着农村专业户数量逐年增加,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
结合所学专业及其参观养猪场的感受,就以年出栏1000头肥猪为例,拟定设计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根据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就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作初步探讨。
规划设计依据
一个年产1000头肥猪的养猪场,需要饲养存栏公猪2头,生产母猪83头,哺乳期仔猪100头,保育猪1000头,生产育成猪370头。机械化养猪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普遍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该设计采用早期断奶(10~20日龄)隔离饲养。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10~20日龄),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早期隔离断奶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10~20日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250m以外的清净区保育舍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10~20日龄)二点式隔离饲养。新发展的SEW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
规划设计
1、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对猪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长远规划。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500m以上,距交通主干线不少于100~200m,而且选择地点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②猪舍的方位。猪舍应坐北朝南,根据地势、纬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以利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现代机械化养猪采取人工控制气候,对方位要求不严格,更多地着眼于便利集中管理和实现机械化生产。
③水、电、交通等因素。一个1000头机械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6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一般为30kW,且不能停电,一旦停电,猪渴了喝不到水,热了不能通风降温,仔猪冷了不能加热保温,将严重影响生产。因此,最好将猪场
农牧化技术推广站工作职责?
负责制定农牧业科研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农牧业科研项目的定项、研究、论证及总结等相关工作;
负责引进并繁育农作物和畜禽优良品种、优良组合,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组织实施农作物畜禽试种试养、杂交制种;负责农牧业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负责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
负责土壤监测,并拟订改良方案;负责畜牧业技术、草原技术、水产技术、渔业合理利用的科学研究工作;负责动物卫生信息收集、动物疫情监测;负责畜禽医疗诊断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负责牧草质量监测与科学研究。
各地在近期的生猪复养中,是如何对养殖场进行技术把控指导的,这对复养很关键?
公司首先对员工实施严格管理,从细节入手,最大可能堵住病毒进入猪场的途径。生产区人员固定饲养棚舍,严禁串棚,门口配备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员工更换隔离服进入棚舍内工作,工作结束后,棚舍内衣物及时消毒清洗;休假回场的员工,需洗澡3次以上,更换两个隔离舍,需隔离60小时以上;食堂物资由专人采购,禁止到大型农贸市场,直接到蔬菜基地或者卫生达标的商超采购,进场后进行浸泡或者熏蒸消毒后进入厨房,厨房和餐厅分属不同区域,人员、用具严格分开。
在规范养殖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规定,每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有专人记录台账。复养后,公司将生物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专岗专人,流程和制度设立责任人,实行“培训和训练、执行、反复监督”的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到位。
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我区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结合我区发展生猪产业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培育10户生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户养殖户产业发展与产业增收。
2、示范推广生猪主导品种:长白猪、约克猪、杜洛克猪;主推技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猪人工授精、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以及地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3、全面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作,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生猪存栏率及出栏率分别提高20%。
二、实施内容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三农”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的猪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2、组织开展科技示范户、农民养猪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推广普及科学养猪技术:(1)、推广猪优良主导品种,利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公猪良种化、母猪本地化、仔猪杂交化;(2)、推广饲喂猪全价配合饲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育肥期,提高养殖效益;(3)、推广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按照免疫程序与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肺疫防治,消毒灭源及定期驱虫等工作,减少猪疫病死亡;(4)、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技术,“全出全进”,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改善猪的饲养环境,抓好基地养猪示范村、户建设。通过采取“种、料、防、管、训”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断提高农户生猪产品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
3、搞好畜牧生产调查,分户制定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搞好示范户所在村组的农民科技培训和指导工作,定期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4、建立技术指导档案,做好《技术指导员手册》记录,指导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5、推进畜牧技术服务信息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服务手段的作用,加强信息勾通
以上就是关于畜牧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的全部介绍,希望这3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