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价格暴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饲料价格暴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前猪价下跌,玉米涨价,饲料价也涨价,是真的吗,为什么?
为什么猪价跌,玉米和饲料的价格却上涨呢?这其中是含有市场经济学的,三者相互影响。
一、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商品的涨跌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供给关系。当生猪价格上涨,说明了市场上的生猪存栏量减少,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生猪存栏量少,对饲料的需求量自然就少。对于饲料端的表现却产能过剩,为供大于求,饲料价钱于是自然会下跌。饲料价格下跌了,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自然也就不能独善其身了,也相应表现为市场需求量减少,价格也会跟着下跌。
反过来,当猪价下跌,说明了生猪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对于生猪养殖规模却扩大了,对饲料的需求量也就增加了,饲料的增加,无疑又会对玉米的需求增大。因此,市场表现为猪价下跌,玉米和饲料的价格往往表现为上涨。
二、今年的玉米和饲料涨价的另一个因素是中美打起贸易战,我国饲料的原材料进口豆粕类的价格上涨了,因此造成了饲料的上涨。
以上是愚人跳农门的一些观点,喜欢我请关注和点赞!
谢谢邀答。山野以前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猪价和玉米价格成反比的时候,确实是存在着这种现象。论理猪价应该和玉米价格成正比才算是合理。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
2014年那次猪周期正是谷底年,平均一头猪赔200多元,有的赔400多元。猪最低价格在5元左右。而当年的玉米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价,即:1.25元。南方有个别地方达到了1.3元。猪粮比创造了历史最低比例。即:1:4。而2016年猪价最高峰期为10.3元。当年玉米价格为0.7元左右。猪粮比接近1:15。再看今年4月份猪价在5元左右徘徊,玉米价格达了一元。比去年同期每斤涨了0.15元。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应该是市场上的正常反应。
做为生猪主要原料的玉米,当然是猪多吃的多。猪多价格就低。消耗的玉米也多。比如2014年全年生猪出栏量为7头亿头左右。2016年为6.7亿头左右。14年此16年多了3千万头猪。平均每头猪消费玉米400斤。那么14年比16年多用了400✘3千万=120亿斤=6百万吨。而我国玉米每年产量都在2.4亿吨左右。14年和16年比玉米市场上突然多用了6百万吨。也就是说,14年玉米缺少了600万吨。市场上缺少了这些玉米,价格自然会上涨。这也难怪在2014年,国家玉米拍卖会上,异常火暴,场场玉米都被买完。而16年的玉米拍卖会上,几乎是无人问津。
而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必定会影响饲料价格。玉米涨,各种饲料价格也会跟张。
猪价跌的原因是供求失衡,按道理猪价跌,饲料需要会下降,价格也应该下跌的。但现实情况是饲料价格一直再上涨,饲料原料成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没有跌过,原料价格上涨饲料厂家也只能跟着涨价。分析饲料原料涨价情况,说的是今年国家收储,市场优质玉米进入国库,加上美豆期货价格强势上涨,市场玉米豆粕供应不畅,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部分微量原料,如鱼粉,氨基酸等价格上涨1000-2000元一吨。
基于以上原因,饲料价格上涨就自然了,且目前还没有明显下调的趋势,今年饲料价格高,猪价跌,养猪是难过的一年。。
感谢题主邀请,正如其他朋友的回答一样,猪价和玉米饲料价格的涨跌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目前,猪价走势受养殖盈亏,母猪数量、体重,生猪数量,消费需求等几个因素影响。
近期走势分析:猪价长时间下跌探底后回升。自3月下旬跌破11元/公斤后,底部盘整2个月,5月底全国猪价快涨顺利冲破11,破12时再度遇阻,预计本轮价位慢牛调整期也将会持续到端午后,猪源不断释放后将重新冲12。
6.6 全国生猪均价略涨。东北地区猪价涨跌调整,华北猪价趋稳,华东、华中及西南局部地区猪价见涨,其他地区趋稳增多。
近日,大北农、双胞胎、唐人神等饲料企业陆续发出降价通知,部分猪料下调50元/吨,利好养殖端降低饲料成本;近期农忙及下周迎来端午节,终端猪肉消费有所增加,养殖端对后市看涨情绪浓厚,南方规模场提价增多,市场母猪、仔猪需求也有所好转。短期来看,供需博弈,猪价稳中窄幅调整。
而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情况和政府临储政策等。
6.6 国内玉米价格震荡调整。截止6月1日,临储玉米成交量3961.96万吨,但出库仅有三成左右,近日临储玉米出库期将至,关注近期出库进度。另外,6月7-8日国家临储玉米投放800万吨,6月14-15日仍有802万吨临储玉米投放,关注成交情况。
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窄幅调整,目前贸易商麦收腾库持续,施压玉米市场。南北港口价格暂稳,港口供应宽松,贸易商报价心态偏弱,饲企采购谨慎。另外,近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正式启动,企业面临环保压力停产限产增加,将影响下游玉米消费,近期重点关注。
希望以上分析对题主有所帮助,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博亚和讯,长期了解行情变化。
饲料“涨”声一片!后续养殖影响如何?
饲料“涨”声一片!后续养殖影响如何?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商品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涨价,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的物价是由政府管理物价的部门制定的,一旦制定物价会长期维持不变的。市场经济也容易形成垄断,垄断企业掌握了物资,他就有了话语权,就能够决定市场物价,也就形成了垄断。
从去年开始,国际粮食欠收,价格大涨。另外去年是国内猪价波动比较剧烈的年份,玉米也好像公园中的“过山车”一样,价格起伏太大,去年玉米价格的波动与肥猪饲养数量是相互对应的,由于在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养猪进入红利时期,养猪业开始乱套了,懂或者不懂生猪饲养管理和经营的企业都跟风涌入养猪业,大家都来抢养猪人的饭碗, 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高额的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国内规模猪场增加超过18万家,就是当时利润比较好的房地产企业就有1000多个跨界投资养猪,前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生猪养殖数量的大幅度增加,造成国内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大幅度涨价,由平常的每斤1元左右涨价超过1.5元,有的地方已经逼近2元,达到历史上玉米最高的价格。当时是春耕季节,玉米这么好的价格,大家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就连我们村也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国内大量进口玉米,秋收后,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今年发生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有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会造成近年国际粮食减产,粮食价格涨价。因此国际粮食持续涨价,国内玉米、豆粕价格也随着涨价,粮食涨价必然引起饲料的涨价。
现在国内的饲料是“涨”声一片,肥猪价格萎靡不振,饲料涨价对生猪养殖的危害性比较大,一方面是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是饲料涨价,生猪生产成本上涨,一升一降,养猪人确实承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是加快养猪界的洗牌速度,那些在养猪红利时期涌入养猪业的、没有捞到第一桶金的跨界投资企业将迅速退出养猪业。现在许多养殖企业是饲料加工、生猪繁殖、生猪饲养和屠宰加工是一条龙生产的,饲料的涨价对这些企业是没有影响的。
对散养户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去年调整了农村散养户养殖的政策后,散养户迅速增加,在去年年底散养户养殖的生猪数量占国内生猪养殖数量的近一半,这些散养户并不是全部购买配合饲料喂猪,他们主要是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如酒糟、粉渣、豆渣、糖渣等或者利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喂猪,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饲料资源养猪,豆粕涨价,他们可以利用脱毒菜籽饼来替代豆粕,生产成本比用配合饲料的低。饲料涨价只能对完全购买配合饲料而自己没有饲料加工厂的养殖企业有很大的打击作用,促使这些企业迅速退出,而对一条龙生产的企业和散养户影响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价格暴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价格暴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