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猪场防止饲料浪费的措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猪场防止饲料浪费的措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怎样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这个问题很大。
这里就谈一下如何提高仔猪的饲料利用率吧。如果谈所有猪的,那就要花时间写书了。
事实上,提高饲料利用率,不仅仅是饲料配方制定者、养猪者所努力的方向。是所有与之有关的从业者共同的努力方向。
一、 品种选择决定了饲料利用率高低:
a) 经过高强度选育的猪品种,经过测定后配置的杂交组合,具有很好的饲料利用率。这也是为什么选用三元杂交猪育肥的原因。
b) 对于当下很流行的“土猪”,说是“营养好”、“吃着香”、“原生态”......。这里可以告诉你,这类猪的饲料利用率相对要低很多。即使是二元杂交的,饲料利用率仍然低下。
二、 饲料加工工艺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a) 今天这里主要谈仔猪。仔猪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仔猪饲料的配方、品质等要求不同。因此,不同日粮配方,其饲料利用率差异也很大;
b) 对仔猪来说,根据现代动物营养理论,要求“高能、高蛋白”日粮。早期,限于原料处理、加工工艺等的限制,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日粮。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经过加工、制粒的小猪料,其饲料效率比以前的“粉料”效果要好很多。
c) 后来,在动物营养和生理上的研究进步,又促使了饲料生产工艺、饲料加工设备的进步。开发出膨化料,其饲料的熟化程度更高,仔猪采食后,饲料利用率又得到相应的提高。
d) 对饲料原料特性的研究进步,以及原料处理工艺的改善,使我们能在原料处理上消除部分营养限制因子。这样,使我们可以不通过制粒、膨化工艺,避免了许多好的饲料原料无法采用的尴尬。这样,“仔猪奶粉”之类的“代乳料”出现了,使仔猪断奶前后的生长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仔猪饲料利用率。
三、 饲喂技术改善可促进饲料利用率改善
a) 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大家习惯于生后21~28天断奶。于是,早期教槽,让仔猪尽早自主采食固体饲料,就成了仔猪断奶前的关键饲喂技术。
b) 采用一般的“教槽料”时,饲料利用率虽然比原来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原料处理、饲料生产工艺的差距,饲料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所以,尽管提出生后7天开始教槽,10天“开食”的方法,但实际执行很难。
c) “膨化料”的出现,为仔猪饲养阶段这一关键技术的执行,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采食膨化料的仔猪,饲料利用率得到提升,生长速度也优于使用一般“颗粒料”的仔猪。
d) 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提早教槽,让仔猪尽早采食固体饲料,同时,饲料利用率又要高呢?显然,常规的原料、常规的原料处理方法,都成为这种想法的限制性条件。通过广大饲料加工者们的不懈研发,终于在饲料原料选择、饲料原料预处理上取得突破。于是,新的“代乳料”出现。
这类产品的出现,一使教槽提前到生后2~3天即开始,生后7天的仔猪,已经可以采食一定量的固体饲料了。饲料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e) 对于那些没有条件使用膨化料、代乳料等高品质饲料的养猪场,采用微生物发酵,自制“发酵料”,也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我们曾在很多养猪场建议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里,发酵剂的选择是关键。它决定着发酵料的成功与否、发酵料的品质如何等等。
四、 饲养环境改善是饲料利用率提高的保障
a) 仔猪需要较优质的生活环境。温度、湿度自不比说。控制不好,导致仔猪疾病,就不用谈什么“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事了。
b) 但是,有害气体的侵扰,一直是产房、仔猪舍困扰的问题。保温与通风是一对矛盾,特别在冬季,更是需要仔细管理的环节。由于畜舍通风较差,有害气体对生长在其中的动物影响就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为了让动物的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得到控制,于是现在猪场普遍采取的是“药物保健”。事实上,这种“药物保健”有可能“降低饲料利用率”。只不过,目前兽药生产厂家的宣导是,“由于药物抑制了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这意味着,养猪场要“再花钱”来提高饲料利用率。
我们目前对养猪场的建议是,污染面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采用生物方法降低或消除舍内有害气体,保证动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而这个成本可要比经常“吃药”来的低。同时,也符合目前要求的“环境友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c) 解决了畜舍环境有害气体侵扰的问题,仔猪“饲料利用率提高”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五、 饲养管理是减少饲料浪费的细节
a) 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本文不想一一列举。
b) 饲槽涉及及改善,是减少饲料浪费很关键的一项措施;
c) 及时分群、转栏、换料,是提高饲养整齐度、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d) 其它如饲料保管、饲料管道清理,避免受潮霉变等等,都是减少饲料浪费的管理细节。
以上为个人浅见,供参考。
我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谢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首先谢邀。
要想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就要对症下药,即选择合适的饲料喂养,不要因为便宜而选。
谈到饲料成本,很多养猪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便宜的饲料,使用便宜的饲料真的能降低饲料成本吗?不一定,举个例子:
从上表可看出,饲料甲虽然比饲料乙每斤便宜1毛,但是猪增重200斤反而多花了30多块,所以,降低饲料成本不能只看饲料表面价格,我们要看饲料的利用率(料肉比),最终计算钱肉比,这是我们选择饲料的重要指标。
降低饲料成本除了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以外,我们还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强猪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猪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达到这两个目的,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增加仔猪初生重,提高先天的肠胃发育程度
肠胃的发育程度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首要因素。我们可在母猪怀孕后期(80-114天)日粮中添加1%牲命1号,专门针对胎儿发育提供特殊营养,增大胎儿出生重,提高肠胃发育程度。
2
解决断奶应激对肠道的损害,减少断奶腹泻
断奶应激导致肠道绒毛受损,菌群失调,大大降低饲料利用率。我们可在仔猪断奶前5天和后10-15天日粮中添加2%护仔康1号,解决断奶应激,减少腹泻,调理肠道。
3
解决营养应激,供给仔猪肠胃进一步发育和生长的营养
由于肠胃发育不完善,导致营养消化吸收差,会进一步导致肠胃发育所需营养供给不足,肠胃发育受阻,仔猪生长速度慢甚至成为僵猪。我们可在仔猪断奶后15天至体重60斤期间,日粮中添加2%护仔康2号,解决营养应激,进一步促进肠胃的发育,并补充营养,拉长骨架,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4
提高抗病力,减少发病率
猪若发病,必将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延迟出栏,增加饲料成本。因此,建议在猪日粮中全程添加0.25%-0.5%奥得曼A(小猪添加0.5%,大猪添加0.25%)提高猪非特异性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另外,导致猪抵抗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就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不仅导致抗病力下降,还会损害猪的肠道,所以直接导致饲料费用增加。在此推荐使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保健品大荘素,猪体重60斤到出栏,全程0.5%添加,可消除霉菌毒素导致的猪免疫抑制,提高抗病力,补充被霉菌毒素消耗的营养,而且大荘素内含大量小肽,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尤其是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大大提高生长速度。经大量用户使用后反映,每头猪直接节省饲料40斤以上,提前10天以上出栏,大大增加了养猪效益。
以现在猪场经营来看,一批出栏猪中除了猪苗成本费用最高以外,其余第二大成本就是饲料费用,它所占总成本费用的45%左右,如此高的成本费用,如果在饲养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节约大部分成本的;所谓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就是让猪只吃到更多的饲料,同时能够把大部分饲料营养物质进行吸收。
接下来具体讲解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一,少量多餐饲喂
现在很多农村散养户都是采用人工饲喂的方式,人工饲喂最大的缺点就是消耗更多的体力,有些散养户为了图省方便,在给猪群饲喂饲料时,倒入料槽的饲料比较多,这样会导致猪只吃不完容易拱出槽外,同时吃不完的饲料很容易发酸、发霉,如果不及时清理猪只吃到发霉的饲料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少量多餐既能够保证猪群吃到足够的饲料,同时也能够减少饲料的浪费;当然了,如果有自动料槽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自动料槽就不用过多的考虑少量多餐的问题。
二,采用稀饲料饲喂
根据养殖经验得知,稀饲料更容易让猪只喜欢采食,同时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特别是对于刚断奶的仔猪来说,稀饲料能够让断奶仔猪过度到干饲料,在配制稀饲料时需要注意:饲料和水的比例要适当,不要过于稀稠,这样才能使得仔猪更好的采食和吸收;其实也可以从断奶仔猪到出栏一直饲喂稀饲料,这样更有利于猪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是需要考虑工作量的问题,如果是纯手工制作的话,那么饲喂成本是非常的大;所以只需要断奶到保育阶段使用稀饲料饲喂即可,中大猪阶段就不必了。要想全程饲喂稀饲料,除非有专门的设备和器械使用。
三,及时换料
饲养育肥猪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换料,为什么要换料呢?因为育肥猪从断奶仔猪到大猪阶段,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不同,所以专家们会根据猪只不同阶段生长所需的物质,然后搭配最佳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它们的生长;如果不及时给猪只换料,会导致猪只不能够很快的适应饲料,而会出现禁食或者采食过后出现拉稀现象,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同时也会增加饲料的浪费;一般换料都是提前7-10天左右进行饲料的过度。
四,做好饲料的保存
饲料的新鲜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猪只的采食情况,过夜饲料、发霉饲料等都是使猪只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保存是非常的重要环节,对于饲料厂库,首先检查厂库任意角落,不要有任何漏洞,因为饲料厂库是老鼠最喜欢去的地方;其次就是每次进场的饲料都需要进行检查一遍,避免有发霉变质和漏气的饲料;再次当天打开的饲料袋子就必须饲喂完毕,尽量减少有过夜的饲料饲喂猪群。
猪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浪费的方法有很多,以上这几种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和留言!
感谢阅文,欢迎关注汇聚会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想提高饲料有效利用率,减少浪费。除了日常饲喂选用质量稳定、营养全面及优质高效外,还应做好如下猪只的管理配合:
一、好的品种选择。
优良的品种,适应环境能力强、抗病能力强、杂交利用率高、品种改良快、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遗传性能好及繁殖力强。
二、科学的饲养综合管理。
1.合理分群饲养:全进全出,原窝不动。坚持“三窝并二窝、夜并昼不并、空腹并圈、留弱不留强。”等原则合理分群并圈。
2.转群稳定后合理去势:方便管理。
3.引导“吃、拉、睡”三点定位:保持圈舍干净卫生。
4.合适的饲养圈舍环境及温湿度:
小猪怕脏怕潮,易诱发皮肤病、拉痢等系列疾病。要保持圈舍内外环境干净卫生,注重日常清洁养护、环境消毒,夏季消除蚊蝇注意防暑降温,预防热应激;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控制呼吸道病。要合理控制圈舍温湿度。
5.对猪只有效合理的驱虫健胃:
驱虫主要是“疥螨、虱蚤及蛔虫”等,体外喷洒适量伊维菌素,体内空腹伴饲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
6.合适的阶段饲料原料喂养:
饲料原料选择营养全面、稳定高效及易消化吸收的,要少喂勤添,饲喂6-7成饱。并注意饲料原料新鲜度,保证无霉变。饲料日粮中添加适量食盐或葡萄糖、适宜的中草药等免疫保健。诸如板蓝根、黄芪多糖、氟苯尼考。
7、充足清洁的饮水: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盐、Vc:、复合多维等。
8、适时适量的防疫保健、防重于治:
猪要想少发病或不发病,除了精细喂养保健肠胃外,还要搞好防疫接种。诸如猪瘟、圆环、伪狂犬、口蹄疫等。
9、适时出栏:
育肥猪要适时出栏,一般体重以100-120千克为宜。因为这时猪只具备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料肉比低等优势。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猪只饲喂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浪费。除了选择好的易消化吸收饲料外,还要搞好品种选择、饲养管理、有效防疫等诸多工作配合。唯有如此方能技高一筹,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019-6-25
怎样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养猪人都会关心。鉴于影响因素众多,是个系统工程,下面我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享。
1、配方设计要科学合理,由于畜种、生长阶段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会有明显差异,所以推出精准营养配方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2、使用更容易吸收、安全性更高的饲料原料,比如,蛋白饲料上多使用豆粕,不用或尽量少用杂粕;能量饲料上多用玉米,不用大麦、高粱等。
3、要在生产工艺上多做文章,减少粉料的生产,增加颗粒料乃至膨化料的生产。
4、要选用饲料利用率高的畜禽品种。一般情况下,本地畜禽品种在饲料利用率上相比国外良种差距明显。
5、养殖场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冬暖夏凉。在舒适的环境下,畜禽才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6、做好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控,降低畜禽死淘率。畜禽得病,轻则生长受阻,重则死亡,他们消耗的饲料就会浪费严重,从而降低整体的饲料利用率。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怎样减少养鸡场饲料过度浪费现象?
这个要根据设施的改进。不过,我想说的另外一个措施——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
在饲料中添加含酶制剂的益生菌,如:养鸡专用复合益生菌,可以降低0.1-0.3的料耗。非常有效,广西大量鸡场在使用得到验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猪场防止饲料浪费的措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猪场防止饲料浪费的措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