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羽鸡饲料计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羽鸡饲料计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羽肉鸡后期该怎么增肥?
白羽肉鸡后期增肥方法有很多,有正当的,也有不正当的。在这里不正当的手段就不说了,以免造就太多不良奸商。
白羽肉鸡后期增肥一:想要快速的增肥就喂饲料,比如如金菌饲料,胍基乙酸饲料等饲料都有增重增肥的效果。笼养,或者圈养!就像猪一样来养!效果就更加了,不过这样养的鸡就是肉质很差,不好吃!现在很多大规模的养殖就是这样喂饲料的!
白羽肉鸡后期增肥二:放养,并且喂糠(粥和花生渣以及米糠捞出来的糠,粥和花生渣比例2:1),放养的鸡,它会吃青,会自己抓虫子吃。花生渣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和蛋白质,这样养出来的鸡虽然周期长一点,但是,它肉质好,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卖得好价钱。
非常感谢小悟空邀请:
我家养鸡有三年了,今年初六刚出栏了一窝白羽鸡,对于如何在后期让白羽鸡增肥,我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或关注。
第一,控制好疾病发生
在让鸡增肥的前提下,首先要搞好鸡防疫,注意调整密度,通风,温度,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合理用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二,增肥期的饵料调整
一般5-8周为白羽鸡的增肥期,这段时间可以适当的添加饵料,或是添加喂养次数。需要添加饵料的浓度,最好添加3%的油脂,同时降低饵料含纤维的糠麸的比例,最好喂颗粒状饲料,能确保养料的全面性,又能减少饲料的浪费。所以,喂养颗粒饲料可以明显的加快白羽鸡后期增肥速度。
第三,保持合理的温度和空间
白羽鸡后期增肥期间,温度控制在26-30之间比较合适,太冷太热都不好,影响鸡的生长速度。后期随着白羽鸡体重的增加一定要控制好鸡的密度加以调整。
总的来说,白羽鸡后期增肥,就是把握住以上三大快,控制好疾病的发生,合理的配置饵料,保持合理温度和空间,虽然说的非常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易。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带你一起体验分享解答农村最真实的生活。
一.选择优质肉鸡苗 雏鸡出壳时的健康状况是饲养成功的基础条件。健康鸡苗的标准:出壳适时,活泼灵敏,眼睛明亮有神,绒毛松散光滑色淡黄,腹部柔软,脐部收缩良好且无血迹等等。
二.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温度。由于雏鸡出壳后,3周内体温调节机能差,无法抵御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育雏期第一周令鸡舍温度必须保持33-35度
2.保持充足的饮水和全价料的供给。为了维持肉鸡生理活动,减轻或缓解鸡体脱水在肉鸡出壳后8-12小时即送入温度适宜的鸡舍饲养
3.确保光照强度和饲养密度。肉鸡的光照时根据肉鸡周龄增加逐渐由强变弱。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合理的密度既有利于鸡舍的保温防暑又有利于鸡生长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4.保持鸡舍的通风。通风是养殖中既平常又重要的过程。良好的通风能给鸡提供足够的氧气,排走CO2和其它的有毒气体,控制鸡舍湿度,调节鸡舍温度并有助于控制疾病,鸡舍中氨气超过20ppm即可刺激眼睛流泪发炎。夏季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暑降温。
5.添加新牧肥千金,饮水10天一个疗程,详情咨询点击土鸡怎么催肥最快方法 土鸡育肥最好的方法土鸡怎么催肥最快最好
至于白羽鸡后期该怎么增肥,有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第一是鸡舍内的通风不良。长期的缺乏新鲜空气导致鸡舍内的空气质量下降,空气污浊等,会使鸡得传染病的机会增多,也会影响肉鸡的食欲。
第二次营养物质要补充充分。白羽鸡对饲料的营养物质要求比较高,需要给肉鸡投喂一些高能高蛋白水平的饲料,并且保证各种营养成分齐全,比例也要平衡,任何微量成分的缺乏,都会使肉鸡出现病理状态。
第三次根据肉鸡的采食量调整投喂的饲料量。如果肉鸡采食量比较大的话,就应该多投喂一些饲料。
以上是一些浅见,更详细的方法可以私聊。
白羽肉鸡后期增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增加能量饲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3%~5%的动植物油脂,这样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补充体能,从而有效地催肥促长。
- 尽量运用颗粒料饲喂:饲喂次数由原来的每天3次增加到每天5次,也可全天供料,让鸡群自由采食。
- 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采食和休息,还会使鸡生长发育不平均,而且会形成舍内空气不纯净,环境卫生恶化,从而诱发多种疾病。一般情况下,肉鸡冬天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2~15只,夏天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0只。
- 在饲料中添加豆油或者动植物油:肉鸡的成长发育周期很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很快,对营养的需求很高,添加一定的动植物油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营养,营养充足肉鸡的生长速度就会加快,就会增肥。
- 添加蚯蚓等小动物:把蚯蚓等小动物加入肉鸡平时吃的饲料当中,可以补充蛋白质使肉鸡起到增肥的效果。蚯蚓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直接把蚯蚓加工成粉末,混入饲料即可。
- 添加益生菌:像微尔生物生产的健美禽用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健康,促进肉禽增肥增重,减少肠道疾病,从而提高肉禽的品质和产量。
工厂里的白羽鸡和黄羽鸡吃的都是什么饲料?
我是饲料公司业务经理,我简单回答一下你的问题,白羽鸡和黄羽鸡吃的什么饲料?不管是黄羽鸡、白羽鸡还是斗鸡、乌鸡等鸡品种,能够用来喂鸡的饲料就比较多样化了,比如玉米、豆粕、花生米、米糠、小麦(麸皮)、稻谷等等都可以作为鸡饲料。
吃,这样的鸡大部分都是自己养,自己吃的鸡,那么就不是那么讲究饲料,买点玉米、米糠等和家里一点稻谷、番薯之类的,随便喂也都可以养好,而且鸡肉品质也得到保证,吃起来也更香,有点鸡拿到市场上卖,单价也比大规模养殖的鸡要高。
都是大规模养殖的,有私人养殖的,也有公司加农户的,这些鸡就是用饲料公司生产的全价料了,就是你不用其他任何加工,拉回去打开包装袋就能直接饲喂了。这样的鸡养殖周期相较于规模小、主要自产自销的鸡的养殖周期要快得多,所以鸡肉品质没有后者好。你说的工厂里的白羽鸡和黄羽鸡很大可能就是这种大规模养殖场的鸡,所以这些鸡的主要饲料就是饲料公司的全价料。饲料公司全价料的组成成分也是玉米、豆粕、麸皮等,但为了更好的效益,饲料里也要有添加剂,提升养殖效率。当然,鸡肉质量也不会威胁人类健康。
30天的白羽鸡控几个小时灯最好?
同生长阶段,鸡对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种类的鸡,对光照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参照欧盟的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研究,适宜的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如下: (1)育雏期:1-3日龄,每天光照23-24小时;4-14日龄,每天光照16-19小时;15日龄后7周龄前逐渐减少到每天光照8-9小时。光照强度为40-50勒克斯。 (2)育成期:7-17周龄,每天光照8-9小时;18周龄,每天光照9-10小时;19周龄,每天光照10-11小时;从20周龄起,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鸡群产蛋正常、每日光照16小时为止。光照强度为20-30勒克斯。 (3)产蛋鸡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为7-20勒克斯。 (4)肉鸡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30勒克斯。 另外不同光色的照明,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 (1)肉鸡养殖一般采用色温为6500K的冷色光源(白光),蛋鸡养殖一般采用色温为2700K的暖色光源(黄光)。 (2)红光能让鸡兴奋,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鸡的进食量,从而可促进肉鸡的生长、增加蛋鸡的产蛋量。因此,红光可与主照明灯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每当鸡进食时打开红灯,刺激鸡的食欲,进食结束后关闭红灯。 (3)绿光能增强鸡对钙质的吸收能力。当蛋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产蛋后,由于蛋壳的主要成分为钙质,因此鸡体内会产生缺钙现象。虽然饲料中添加了钙质,但由于鸡的吸收转化能力下降,不能将其有效转化为有机钙,导致钙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通过绿光的照射,能有效增强鸡对钙质的吸收能力,消除鸡体的缺钙现象。因此,绿光可与主照明灯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照明时间与主照明灯一致。 (4)蓝光能让鸡安静,鸡对蓝光是色盲的。动物在受到惊吓时,体内会产生毒素,导致肉质品质下降,影响食用口感。因此,在肉鸡出栏时,关闭其它灯光,打开蓝灯,这时候去抓鸡,鸡就不会乱蹦乱跳,这样既容易抓到鸡,又不使其受到惊吓,从而改善鸡肉品质。经研究发现,鸡对灯光很敏感,突然开灯或关灯会造成鸡的应激反应,引起惊群。应激实质上是鸡对外部刺激的生理反应,是为即刻存活而进行的生理调节,或为长期生存而对某影响因素
一、控灯。控灯的方法是大家一直惯用并一直沿袭下来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但随着疾病的不断扩展、变异,也需要有进一步改进的方法,1—3日龄,雏鸡要采用通宵光照,目的是使雏鸡在明亮的光线下增加运动,熟悉环境,有利于采食和饮水。3日龄后每天要有1—2小时黑暗时间,以免因突然停电造成鸡只应激。
控灯目的一是与控料相结合,控料不控灯不仅难以控制体重,还会出现因饥饿而骚动不安、争食、打斗及啄羽等现象,增加死淘率。控灯目的二是让鸡安静,在暗光环境下有利于鸡内脏的发育。
肉鸡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一般前一至二周内采用较强的光照,目的是熟悉环境,有利于活动、采食和饮水,三周至出栏降低光照度,限制活动量有利于增重,也可减少或防止啄癖的发生。
二、控料。第一天至第十天,自由采食,不控料,但要做到少量多次。一般是一天八次,三个小时一次,让鸡尽可能的多吃。
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四天,严格按照当天采食量分次加,一般一天六次,四个小时一次。(注:采食量=鸡只数×天数/100)有很多养殖户嫌麻烦,那也要尽量做到一天2-4次分次添加,坚决不准一次就把一天的料都加进料桶里,没等吃完又加料。
第二十五天至第三十天,在之前基础上一天一只鸡增加一钱半-两钱料(1000只鸡27天增加30-35斤料)一般一天四次,六小时一次。怕麻烦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次要让鸡净槽一次,一定要给鸡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这样会有效的刺激采食,提高食欲,也减少浪费和防止饲料在高温的环境中长期沉积发霉变质。(逐次递增,就像换中期料一样,中间有个过度过程,以免给鸡群造成过大应激)第三十一天至出栏,别控制,敞开吃,吃多少加多少,也要净槽。
白羽肉鸡是市场上数量比较多肉鸡类型,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是许多大型鸡肉企业的首选。而白羽肉鸡的生长当做环境管理非常重要,因为生长速度快所以在鸡舍时间也不多,这当中30天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决定白羽鸡的质量。
30天的白羽肉鸡光照前3 天连续照明,4 天后到出栏每天照明21 小时,关灯3 小时;第一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 瓦的自炽灯照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 一3 . 5 瓦的白炽灯照度执行。4 )通风换气:每天都要进行通风换气,第一周的换气量较小,随着肉鸡口龄的增大,换气量也要加大。在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鸡的身上。在外界温度较高的J 晴况下,应经常打开门窗或风机进行通风,除非在高温的夏季,一般要求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在0 . 1 一0 . 35 米/秒。要求工作人员进人鸡舍后没有明显的刺鼻感觉。
白羽肉鸡
在活动范围内鸡群背部高度处的温度在1 一3 日龄为34 ℃ 左右,4 一7 日龄为31 一33 ℃ ,第二周为29 一31 ℃ ,第三周为26 一29 ℃ ,第四周为23 一26 ℃ ,此后到出栏温度保持在20 一25 ℃ 。温度控制还要根据肉鸡的行为表现进行看鸡施温。避免温度大幅度的波动。相对湿度:第一周控制为65 %左右,第二周以后控制在60 %一65 %。要注意防止潮湿。
肉鸡控灯、控料时间一般是根据鸡雏的强弱来决定开始时间,一般是从7-10日龄开始,控灯的时间是逐步增加,从开始的半个小时逐步增加到4-5个小时,料是按肉鸡的正常采食量跟天走就可以的,肉鸡的采食量计算是只数乘天数乘0.01来计算,该吃多少就加料多少,一天加料次数为2-3次,每次吃完料后不到加料的时间不要加料,这样让鸡的胃肠道有休息的时间,这样的话不容易发生腺胃炎、肠道类型的鸡病。
一、控灯。控灯的方法是大家一直惯用并一直沿袭下来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但随着疾病的不断扩展、变异,也需要有进一步改进的方法,1—3日龄,雏鸡要采用通宵光照,目的是使雏鸡在明亮的光线下增加运动,熟悉环境,有利于采食和饮水。3日龄后每天要有1—2小时黑暗时间,以免因突然停电造成鸡只应激。
控灯目的一是与控料相结合,控料不控灯不仅难以控制体重,还会出现因饥饿而骚动不安、争食、打斗及啄羽等现象,增加死淘率。控灯目的二是让鸡安静,在暗光环境下有利于鸡内脏的发育。
肉鸡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一般前一至二周内采用较强的光照,目的是熟悉环境,有利于活动、采食和饮水,三周至出栏降低光照度,限制活动量有利于增重,也可减少或防止啄癖的发生。
二、控料。第一天至第十天,自由采食,不控料,但要做到少量多次。一般是一天八次,三个小时一次,让鸡尽可能的多吃。
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四天,严格按照当天采食量分次加,一般一天六次,四个小时一次。(注:采食量=鸡只数×天数/100)有很多养殖户嫌麻烦,那也要尽量做到一天2-4次分次添加,坚决不准一次就把一天的料都加进料桶里,没等吃完又加料。
第二十五天至第三十天,在之前基础上一天一只鸡增加一钱半-两钱料(1000只鸡27天增加30-35斤料)一般一天四次,六小时一次。怕麻烦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次要让鸡净槽一次,一定要给鸡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这样会有效的刺激采食,提高食欲,也减少浪费和防止饲料在高温的环境中长期沉积发霉变质。(逐次递增,就像换中期料一样,中间有个过度过程,以免给鸡群造成过大应激)
第三十一天至出栏,别控制,敞开吃,吃多少加多少,也要净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羽鸡饲料计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羽鸡饲料计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