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兽用无抗饲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兽用无抗饲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禁抗,我们如何应对?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饲料禁抗,是大势所趋!
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动物生长,另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内的有害细菌。这些抗生素的添加确实为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为人类提供了更优良、更便宜的肉、蛋、奶等。但同时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也导致了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像以前普遍使用的土霉素,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耐药菌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肉蛋奶内残留的抗生素,还会进入人体,进一步导致人体内耐药菌的出现。在人类生存利益面前,其他都可以被否定。所以,从长久来看,饲料禁抗,是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实事。
有阵痛,有希望!
改革必定会带来阵痛!作为家禽养殖从业者,个人认为,饲料禁抗后,家禽细菌病必定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爆发,特别是肠道细菌病,这很可能会导致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在短期内增加。而由于药残的进一步监管,一些中药成分、益生菌成分、噬菌体成分的治疗和保健药物会迎来新的春天,但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人用益生菌、噬菌体技术都未成熟),这些东西完全替代抗生素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治疗性抗生素仍会是短期内养殖业的重头戏。
但我相信,阵痛过后,也就是在限抗禁抗的政策下、细菌耐药性逐渐减少后,抗生素的使用量会迎来真正的下降,我们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
看答案不迷路阿生带你上高速。饲料禁抗不好说,说说我知道的分享给大家,我是种植户,现在的农作物、畜牧类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敢保证就一点残留没有我们也尽量响应国家号召不是,也在寻找可替代的产品,对作物、动物、土地都是有益处的,我们也不敢贸然全部换掉以前的经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少用有抗生素化学药品的肥料,我觉得生态农业就很好,不是单一种什么,养什么,让产品本身有抵抗力,这个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让国民素质更高。
2020.7.1号之后,饲料禁抗实施,究竟如何应对?
首先要知道,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1.抗拉稀、2.促生长
但是长期添加抗生素,难免会造成药物残留,对人类和环境均是有害的,欧洲国家(如:丹麦、德国)已禁抗多年,所以,国家实施禁抗之路是必须的。
其次,禁抗之后要对症下药。
1.要从原料出发,先进行原料预处理,多使用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等易消化的原料,再加大酶制剂的应用,从根源解决饲料中的抗原蛋白。
2.豆粕有18种氨基酸组成,降低豆粕的用量,加大氨基酸的应用,特别是非必需氨基酸,应用氨基酸平衡技术。
3.添加多糖类物质,多酚类(如:白藜芦醇、单宁、茶多酚),通过清除氧化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
4.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关注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减少动物应激反应。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饲料禁抗,我们如何应对?
目前农业部已经下达命令严禁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也就意未着从7月1日开始我国饲料生产出的家畜禽饲料不再含有抗生素,目前用于饲料添加的抗生素多达几十种,如金霉素,杆菌太辛、土霉素、喹乙醇,等等都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
添加抗生素,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抗生不但可防病、而且饲料转化率会得到提高,我国饲料推广行业大面积推广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已有40多年,抗生素在生产肉畜禽中起到了效力、降低了成本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负面作用已凸显出来,那就是其他细菌和病毒对家畜禽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人的病越来越难治,所以国家已采取了禁抗令禁止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饲料禁抗后,我们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只是国家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但治疗方面还没有禁止,所以养殖户可从预防上下功夫,可从管理环境卫生上下功夫,一但动物得病可用抗生素积极治疗,
目前饲料企业可选择抗生素的替代品,比如用中草约提起物作替代品,用中草药提起物作饲料添加剂在国内1998年江苏正昌集团已在全国推广使用(福乐兴)到今,
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和积垒了实际经验,说明用中药提起物作抗生素替代品是可行的,是比较好的选择。
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禁抗了。我国从今年7月1日才开始执行,所有生产饲料的厂家在生产饲料过程中禁止添加抗生素。
兽用抗生素添加在饲料里,牲畜通过饲料转化吸收后,一部分存积在动物体内,然后人通过食用畜禽类肉食品,存积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再被人体吸收,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及大的威胁。
另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滋生出更多的有害细菌。所以饲料禁抗,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饲料禁抗,也是对我们广大的养殖户进行一次新的考验,没有添加抗生素的饲料,会让畜禽抗体减弱,甚至会产生很多种疾病;会让家畜、家禽生长缓慢,增加饲养成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加强对畜禽舍的精细管理,做到冬暖夏凉,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整洁,定期对畜禽舍消毒。
2、定期对畜禽进行防疫,保证畜禽饮用水清洁卫生,保证饲料新鲜无霉变。
3、坚持正确利用有效的生物制剂,促进畜禽健康生长,增强畜禽自身免疫力,做到平时以预防为主,减轻畜禽患病风险。
4、加强学习,提高养殖技能。
我是@田园新春 感谢你的关注,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对于饲料禁抗大家怎么看?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以及超级细菌的不断涌现,“饲料禁抗”已经成为国际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来讲,“饲料禁抗”已经不是该不该禁的问题,而是如何禁?何时禁的问题?2015年,我国打响了“饲料禁抗”的第一枪,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开始全面禁止在动物食品中使用,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抗生素被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使用,“饲料禁抗”已成为中国畜牧行业从业者们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
禁抗不等于不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导致一些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大大降低,长期来看,皮毛动物面临无药可用的风险。当前,国内饲料行业进入禁抗倒计时,禁抗对于毛皮动物意味着什么?
李光玉表示,禁抗后短时期内,毛皮动物肠道性疾病发生率可能会提高,养殖人员可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目前,已经研究得到许多种能够替代抗生素的产品,例如能够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酶制剂、酸化剂;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益生菌、益生素;提高肠道免疫功能的植物提取物、酵母衍生物,还有新型抗生素替代产品,如卵黄抗体、免疫球蛋白、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细菌致病力抑制剂等应有尽有。
李光玉表示,尽管目前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很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产品可以完全替代抗生素。此外,替代品往往使用到一定量才有效果,成本较高。
李光玉强调,“禁抗”并不是要求整个饲养过程都不允许使用抗生素,用于疾病治疗还是有必要的。在欧盟兽用抗生素也可以使用,但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凭处方购买。
禁抗后要更注重营养
“病从口入”同样适用于动物。饲料能够影响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微生物平衡与代谢,并能直接干预致病因子,影响细胞修复等。
对此,哈尔滨高泰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家宝深有感触。“动物不会说话,喂啥吃啥。一把苞米面下水就当做饲料,成本下来了,但生病的概率却上去了。只有饲料质量有保证了,用药量才会下降。”徐家宝说。
李光玉表示,禁抗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养殖厂要改变原有饲养动物的方式,变粗放饲养为精细饲养,注重日粮营养,保障动物健康。
事实上,饲料营养成分的监测很难精准化。传统的饲料营养监测中,养殖人员拿着一张营养成分表对照判断饲料情况,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信息中心主任熊本海表示,科研人员不仅要提供饲料的营养数据,更应该通过构建数据库、建模型等方式,准确评定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精确评估动物营养需要量、限制营养过剩或不足。
“现阶段,养殖厂可把控饲料来源,注重储存方式,防止霉菌毒素等的污染。如果有条件可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优化调整饲料配方,选择发酵饲料或改进原料深加工和饲料加工工艺,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 熊本海建议。
李光玉强调,搞养殖不要省“肚子里的钱”,注重饲料营养的实质是将“养大于治、防大于治”的观念普及到养殖厂中,归根结底是为了提质增效降本。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94号公告,从2020年7月1日起,任何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至2020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在2021年之后,国家将要推行禁抗运动,畜禽养殖生产都不可以使用促生类药物添加剂了!
那么,今天咱们来聊一下,为何国家要推行饲料禁抗运动呢?养殖禁抗又有哪些好处呢?
1.饲料禁抗的原因
在养殖的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的坏处有3点,一方面是畜禽吃了抗生素过后,其拉出来的粪便里面含有药物成分,却不能迅速地被土地吸收,不仅容易破坏土地结构,而且,还会被农作物吸收起来,对人们的食物安全带来威胁。
另一方面是给动物使用抗生素之后,抗生素会破坏动物的肠道系统,不利于猪只的正常生长,且对抗生素有一定的依赖性,从而给猪只的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最后一方面是猪在吃了抗生素过后,并不能完全的吸收消化掉,猪的身体内往往有残留的药物,不仅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吃起来不够香,而且,猪肉里含有的多余的抗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2.饲料禁抗的好处
一直以来,国家都是按照“以民为本,还利于民”的,一切都是以群众的利益为重,当然,让人们都能吃得上放心肉,也是国家最希望看到的。因此,国家推行饲料禁抗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受到广大人们热烈拥护的!
当然,在整个养殖生产行业里,一方面是给饲料厂家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要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中药添加剂,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是养猪户们在减少抗生素使用之后,不仅能减少药物保健的投入,而且,生产出来的动物更受欢迎。
最后,国家推行饲料禁抗政䇿,大型猪企们的长期使用抗生素防疫的方法失效,短时间内将会缩减生产规模,而外国含有激素的肉来也进不来了,从而给农村里的养猪散户们提供机会。当然,在没有使用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之下,猪肉的品质将会提升不少,人们又可以重温一下童年的猪肉香味儿了!
我国作为畜禽养殖业大国,畜禽养殖户在饲料里均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以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与生产、提高饲料利用率,饲用抗生素虽然对现代畜禽业的飞速发展有不可否认的贡献,但随着全球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大大增强,如抵抗各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的产生,造成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引起动物免疫机能的下降等。因此,抗生素污染不光会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引起的养殖产品中违禁抗生素残留也会成为制约我国出口创汇和食品安全的瓶颈。
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在动物饲料中谨慎使用抗生素;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2011年,韩国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016年我国也开启了抗生素禁用的历程,2018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农业农村部兽医局表示,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年全部退出。因此,具有与抗生素相似性能,对肉类品质有明显改善,无毒残、无抗药性的无抗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无抗产品”将迎来历史机遇和巨大商机。
为了全面禁抗, 我国科学家及各饲料生产厂家都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研发,目前各类无抗产品层出不穷,主要有以益生菌发酵为主的无抗饲料和添加了复合酶的无抗饲料,另外,以抗菌肽为主的无抗饲料也在异军突起,成为无抗饲料的主力。但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证明哪种饲料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家和饲料生产厂家的努力,我国的无抗饲料生产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2019年7月10日i农业农村部公告194号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至2020年12月31日。
后续影响
1.不舍与伤感。此次的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公布,犹如一记重拳,令部分行业或多或少会无所适从。以往经过多年研发积累的科技成果,并带给企业丰厚回报的市场宠儿。将会在今后限定时期内永远退出舞台,作为经历者或参与者难免会有些许不舍与伤感……
2.转型与创新。此次的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公布,再一次倒逼饲料、兽药、添加剂等相关产业链行业转型升级另辟蹊径,并加强科技创新型无抗系列产品研发。时不我待,加紧研发适销对路的市场新产品,力争抢占市场先机,争夺市场新份额。
3.被动为主动。此次的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公布,为终端养殖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各畜牧行业养殖场要苦练内功,优化饲养管理,精心喂养。全力改变以前的畜禽、水产养殖过度依赖抗菌产品局面,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替代使用无抗产品并少用至不用抗生素产品。
4.发展与机遇。此次的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公布,为添加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酵母粉及乳酸制剂…等)及饲料发酵料、中草药制剂等产品企业发展提供了春天!是一次更加难得的发展与机遇期。
5.顺民心合民意。此次的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公布,正在勤勉致富的人们可能还没来得及关注。但相信这正合其期待,找回小时侯吃美食的那种感觉,各种鸡鸭鱼肉等越炖越有味,香气四溢,小动物们也想分一杯羹而围着久久不愿意离去……
综上所述,此次的农村农业部194号公告公布,顺民心合民意。同时是对相关产业链行业的一次大考,倒逼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再创新;也是为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乳酸制剂、酵母粉、发酵饲料、中草药制剂等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了又一次腾飞的空间与机遇。长风破浪会有时,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9-7-13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兽用无抗饲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兽用无抗饲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