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企业又宣布涨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饲料企业又宣布涨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日饲料涨价了,海大、通威、正大、澳华等上调200~300元/吨,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邀请!
今日饲料涨价,看是偶然,其实是疫情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先看看2020年3月23日饲料原料当日行情。
1、豆粕国内外大幅上涨,期货涨停了,这个月豆粕每吨上涨300元,大家可要看到,这是大宗原料的上涨,上涨几十就会给行业造成不小影响,饲料行业很多厂家和原料商都会赌其涨跌,来实现饲料利润最大化!
2、鱼粉暴涨,昨日超级蒸汽鱼粉当日均价在13200—13500元/吨,鱼粉今年的涨幅在1000—2000元每吨。
3、氨基酸、维生素、菜粕(当日涨20%,均价2342元/吨)、棉粕(当日涨10%,均价2440元/吨)等等都在上涨。
二、因为疫情和天灾,我国饲料原料进口国危机重重,自身影响很大
1、巴西港口工人因为新冠疫情罢工,(国内需要的饲料原料——大豆影响运出)。
2、阿根廷大豆出现虫害,发现入侵性食草害虫——大豆茎蝇,可能再次打击阿根廷的大豆产量!
3、由于疫情,本年度截止3月19日,美国只剩一船大豆运往中国。
4、国内大豆库存已经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三、综上所述,由于玉米,大豆等饲料主要原料的缺乏和涨价,大家想想,饲料能不涨价吗?由于疫情运费也在涨!由于玉米、大豆、鱼粉等的缺乏、涨价!饲料企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事关饲料企业的生存问题!饲料涨价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悲观,疫情终会过去!短期看会是也一个艰难的阶段,市场会优胜劣汰,调整优化,各流通环节会降低利润,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会提高一些!
但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力也今非昔比,在党的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畜牧行业终究会度过难关,蓬勃发展!!!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这个信息已确认,接下来应该是共克时艰了,我的看法如下:
1、本次涨价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暂时仅对局部地区有影响
美国、阿根廷、巴西等许多国家实行严格管控,部分国际港口关闭导致市场供求有明显变化,叠加二月份基本没有复产国内饲料存量也不高,特别是湖北地区,存货量更少,养殖户把存量消化完后,出现饲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现象,其它地方目前并未跟进,希望这次涨价只是局部地区,不要蔓延至全国。
2、这次调价对华中地区水产户影响较大
华中区饲料出价是最奇怪的,很多到年底了才出价,甚至有些鱼卖了饲料价还没出来。市场原料短期波动上涨,饲料马上涨价200,原料跌了一两个月跌75,反而捂着不降价,现在饲料厂都是炒期货,现用的都是期货,涨价厉害时候,饲料厂并不会大量采购,这都是饲料厂惯用的技俩。收的预付款就是一个局,养殖户以为得实惠其实是假象,价格没有出来之前交预付款价低多少或赠多少包就是骗局,因为出价时提一提全部都要吐出来甚至更多。这样对养殖户的打击相当大。
3、后市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饲料涨价,对养殖户来说是最无奈的,因为不会期货不会套期保值,有的地方还要涨塘租,鱼价、虾价下跌的情况下饲料还想涨价,前期投入太多想全身而退已不可能,硬着头皮坚持又看不到曙光,真是进、原地踏步、退三难,很多养殖户想放弃。饲料厂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养殖户目前的处境,很容易会造成双输结局,如果养殖户大面积放弃,饲料厂的市场也会萎缩,同样会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
总结:
饲料厂与养殖户并不是敌我关系,而是双生关系,或者说是同坐一条船的关系,如果一方出现问题,最后的结果都是双输,建议饲料厂在考虑养殖户目前的处境,共克时艰比一刀切的涨价来得实在!
今日饲料涨价了,海大、通威、正大、澳华等上调200—300元/吨,你怎么看?
这次饲料上涨是受疫情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可能的话,今日的上涨只是拉开饲料上涨的序幕而已,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题主也看到,目前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主要饲料出口国都施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将来还有“封国”的可能,到那个时候饲料进口更是一料难求。
在如今环境下,各蛋白饲料价格飞涨,豆粕一个月涨了300元/吨,鱼粉今年涨1000—2000元/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饲料厂家不堪重负纷纷调高价格保证利润,调价幅度在200—300元/吨。
其实,饲料厂家调价是保证自己的利润,但是最受伤的是各大养殖场,不管是家禽、牲畜养殖还是渔业养殖,饲料需求量很大的,这样无形之中提高了养殖成本,这样家禽、牲畜还有鱼类价格都要上涨,最后把涨价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是这次涨价的埋单者。
今年人们生活不好过,钱不好赚,但是生活成本很有可能还会提高。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有养殖户对养殖成本进行了剖析,其中发现单单是养殖饲料的成本竟然占到了养殖总成本的70%,也恰恰是因为饲料成本过高,每一次饲料价位的波动,对于养殖人都是一次考验。近期饲料价位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养鱼料上调了200元每吨,颗粒虾料上调了200元每吨,鱼粉更是上调了1000-2000元每吨。即便如此,似乎这个涨势还没有终止,最终饲料价位能够飙升多高,还没有一个定数,对于众多养殖者来说每日都是一个煎熬。那么为什么短期饲料价位飙这么高呢?科学兴农有4项因素大家不能够忽视。
国内饲料企业产能不足
其实今年国内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饲料行业正是其中之一,如今国内饲料企业在疫情之后虽说也在积极复工生产,但是目前的产能方面也顶多只有7成,远没有达到全面开足马力的地步,其中主要还是由于部分企业复工人员不足。制约了市场饲料的总体产能。
国内大豆生产现状薄弱
大豆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然而如今情况看大豆价位是节节攀升,如今大豆价位已经来到了2.25元每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国内大豆生产状况并没有较大的改善,比如说国内大豆生产总量仅仅1500万吨,这点产量相比于国内1.1亿吨的需求来说真的显得太过渺小,科学兴农认为国内大豆供给局势不容乐观,虽说我国粮食总产很足,但是供给结构方面并不平衡,这也导致国内饲料有上涨的预期。
大豆进口困难
如今对于饲料行业不利的另外一大因素则是饲料原料大豆进口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国际范围内疫情的发酵,如今大豆进口大国巴西、美国、阿根廷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一定的疫情压力,而为了抗击疫情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说巴西关闭了北部最大的农产品出口港湾,该港口占到了巴西全境大豆出口的85%,由此可见我国进口大豆方面必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另外美国和阿根廷也同样在抗击疫情方面,缩减了外贸交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短暂的加剧了饲料价位的升高。
目前迫于饲料原料价位的不断升高,饲料企业也不敢大批量的备货,毕竟疫情一旦好转,饲料成本方面则就会迅速回落,因此在接下来饲料价位能够涨多久的关键也就要看全球方面的疫情了,不过从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看,短期内饲料成本还是会居高不下的。
近期饲料价格一轮接一轮上涨,接下来还会上涨吗?
年后,饲料价格上涨不停歇,一轮接着一轮的上涨,上涨原因依旧逃不开原料价格的上涨,据市场数据反馈,年后仅豆粕一种原料就上涨了约500元/吨,而玉米价格也多少有些许上浮,而豆粕和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价格的上升必定带动饲料价格的上涨。
接下来的饲料价格上涨与否,同样是要看原料价格的走向,而原料价格的走向从根源上来说,离不开市场的供求关系。据官方数据统计,去年我国的豆粕无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从产量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玉米虽然种植面积有所提升,但由于去年自然灾害及虫害的原因,玉米产量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加剧了我国原料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关系,价格随之上涨也在意料之中。
对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价格高企的问题,官方也是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饲料,提出《饲料中豆粕玉米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优化饲料配方,但不过由于此项工作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从饲料对于玉米及豆粕的依赖程度来说,难度比较大,此项工作还需要慢慢推进。
另外,除“饲料粮减量替代”外,官方还提出扩大大豆、玉米种植面积,特别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降低大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总而言之,饲料价格之所以蹭蹭上涨,主要还是因为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而供应方面短时又难以有大幅度的提升造成的,这个问题也不是说一时半会可以得到解决的,即便是进口饲料原料,随着近两年来进口成本的逐年增加,饲料价格也很难降下来。
对于接下来的饲料价格,小编认为其走势依旧是向上攀升的,据业内人士分析,2022年饲料价格将持续处于高位,并不会有太多的下降空间,对此,您怎么看?
近期饲料价格一轮接一轮上涨,接下来还会上涨吗?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完全不一样,过去的计划经济的物价是由政府管理物价的部门确定的,物价一旦确定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随便变动的。市场经济就不一样了,价格是时常变化的,而且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如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疫病的危害,国内猪肉价格出现了暴涨,每斤猪肉销售价格由7元左右暴涨超过了45元,价格翻了6番多,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消费者是苦不堪言,已经承受不了价格这么高的猪肉,政府只能通过大量上市冷储猪肉和进口低价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去年年初开始肥猪价格继续下跌,每斤肥猪价从18元持续下跌跌破了5元,养猪人是深度亏损,政府采取收储过多肥猪的方法,使出栏的肥猪能够达到供需平衡,肥猪价格逐渐回升。
在这次猪价格周期中,猪价真是诡异,长期低于生产成本价,现在养猪人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下,一方面是肥猪价格萎靡不振,另一方面是饲料价格的涨价,养猪人受到两面夹击,很难承受。这样双面夹击,只能加快亏损企业退出养猪业。特别是在养猪红利时期涌入的跨界投资养猪企业,这些企业没有得到养猪红利时期的第一桶金,虽然获得政府的项目补助,但是入不敷出,长期的深度亏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这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饲料价格的涨价,肥猪价格再次下跌,这些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将退出养猪界。
饲料加工的涨价是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而涨价的,如果饲料原料仍然继续涨价,那么配合饲料的价格仍然会继续涨价,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低于生产成本价格销售政府是不会给予补贴的,现在大家都是做赚钱的生意,没有谁做亏本生意。但是养殖与饲料加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饲料加工无休止的涨价,养猪人承受不了,那么就会减少购买饲料,饲料加工厂也会停产,因此,饲料加工厂都是考虑在微利状况下销售饲料,这是在正常情况下,但是现在养殖企业大多数是生猪繁殖、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是一条龙的,提高饲料销售价格也是竞争中采取的一个办法,在目前猪价特别低的情况下,再提高饲料价格,就能够加快跨界投资养猪企业尽快退出养猪业,加快养猪业洗牌的速度。
现在国际粮食价格是大涨,从去年开始,国际粮食歉收,价格大涨。今年发生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有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会造成近年国际粮食减产,粮食价格涨价。因此国际粮食持续涨价,国内玉米、豆粕价格也随着涨价。国内的主要口粮是能够保障供应的,畜禽饲料的原料玉米和大豆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畜禽饲料的需要,国际玉米、大豆价格目前仍然远低于国内价格。由于春节后工厂恢复生产,玉米深加工企业就开始大量收购原料,造成玉米价格的涨价,从而带动饲料加工的涨价。去年国内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同时大量进口玉米,玉米的库存量是充足的,同时国内也仍然继续进口玉米和豆粕,况且现在玉米价格已经每斤达到1.4元左右,在高价位上运行,饲料原料的大涨价是不可能的。在配合饲料销售的对象看,配合饲料主要销售给跨界投资养殖企业,随着这些企业亏本退出养猪界,购买配合饲料的养殖场就会减少,那时,配合饲料是有价无市。因为现在调整了农村散养猪的政策,新增加的散养户大多数是利用历史加工副产品或者自己种植的粮食喂猪,大量购买配合饲料喂猪的很少,因此饲料涨价是随着原料的涨价而涨价,但是涨价幅度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企业又宣布涨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企业又宣布涨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