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及其变异病毒肆虐全球,猴痘病毒也开始扩散蔓延,这还没完,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又开始感染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的数千万的家禽。不过,科学家们更关注这种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间的空前传播——疫情对脆弱物种将构成重大风险,并难以控制,科学家们担心的是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将大幅增加了这种禽流感病毒蔓延到人类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和SARS病毒示意图,图片源自网络
禽流感疫情现状
根据 《自然》杂志2022年5月26日的文章,自去年10月以来一种叫做H5N1流感病毒已在数十个国家的家禽中引发了近3000起疫情,为了遏制这种病毒的传播,全球已经捕杀了7700多万只禽鸟。据悉,鸡一旦被这种病毒感染,结果要么患严重疾病要么死亡。与此同时,大约40万只野生禽类也在2600次疫情中死亡,这一数据是上一次(2016-2017)大爆发数量的两倍。
《自然》杂志对此次禽流感爆发表示关切,图片截取自《自然》官网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病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在野生鸟类中传播,这使得此次疫情相较于以往更加难以控制。因为很显然,野生鸟类活动范围大,这将导致该病毒更容易传播到世界各地,或者说这些野生鸟类的迁徙模式决定了病毒下一次传播的时间和地点。科学家们预计,这种病毒可能会让亚洲和欧洲地区出现大规模的疫情,而且很可能蔓延到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病毒起源
这种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于1996年左右在亚洲的鹅中被发现,然后本世纪初在整个欧洲和非洲的家禽中开始广泛传播。到2005年,这种禽流感病毒导致东亚和欧洲的野生鸟类大量死亡。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阿拉斯加州科学中心的野生动物遗传学家安迪·拉米(Andy Ramey)认为,从那时起,该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始导致野生鸟类的反复感染,通过多次溢出效应(spillovers)后,这种禽流感病毒已经越来越适应于在野生鸟类中传播。关于溢出效应国纳科技酱曾经在两篇文章中提及,详情见《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自然》杂志最新发文,或阐明为何新冠病毒将和我们长期共存》。
帝王鹅(Anser canagicus),图片源自网络
与这种病毒在家禽中感染通常会导致死亡不同,野生鸟类感染后往往后果并不严重或者说没有疾病迹象,这就为该病毒后来传播到北美创造了机会。但对于某些鸟类族群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2021年底,这种病毒杀死了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大约10%的藤壶鹅(Branta leucopsis)繁殖种群,2022年早些时候,又杀死了希腊数百只达尔马提亚鹈鹕(Pelecanus crispus)。而且很显然,这种病毒对敏感物种、种群较少或地理范围有限的鸟类族群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如百日鹤(Grus americana)和帝王鹅(Anser canagicus)。
如何控制大范围传播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防范这种禽流感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呢?对此,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些建议:
如何切断病毒传播链,图片源自网络
- 疫情监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表示,通过更好地监测受感染的野生鸟类,将有助于提醒家禽饲养场防范未来疫情的风险。不过由于野生鸟类种群的巨大规模,追踪其溯源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和挑战。目前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在更容易感染病毒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如流行的飞行路线或繁殖地等。
- 疫苗注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野生鸟类病毒学家米歇尔·威勒(MichelleWille)表示,有效的疫苗可以帮助阻止病毒在家禽中传播。
家禽饲养场正在消毒,图片源自网络
- 减少接触:家禽除了注射疫苗之外,还可以通过限制进入家禽饲养场、保护水源和减少家禽与野生鸟类之间的接触等措施来降低野生鸟类将病毒传播给家禽的风险。
- 捕杀:一旦家禽中出现感染,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捕杀以阻止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不过,科学家并不认为为了缓解疫情而捕杀野生鸟类,因为这往往徒劳无益,原因是野生鸟类的数量巨大且分布广泛,而且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这会扰乱野鸟的正常活动和行为,帮助病毒进一步传播。
这种病毒会传染给人吗
现在,大家可能非常关心这种病毒是否会传染给人,对此,科学家们的答复是:人们可以被这种禽流感病毒感染,但目前来说还不常见。自2021年10月份以来,仅报告了两起病例,英国和美国各有一例。
家禽感染后通常会死亡,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科学家们担心的是,如果这种流感病毒在鸟类种群中继续广泛传播,这将大幅增加该病毒扩散到人类体内的机会。对此,澳大利亚墨尔本多尔蒂研究所(Doherty Institute)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合作中心副主任伊恩·巴尔(IanBarr)认为,禽流感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虽然看似缓慢,但是一旦突变将可能会使其更容易在人和其他物种中传播,这有点像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对此,科学家们认为,需要一种全面的方法来考虑禽流感如何通过野生鸟类、家禽和人传播,这需要全球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和动物卫生组织之间的团结合作,因为鸟类、家禽和人传播控制要点可能是想通的。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H5N1禽流感##共同助力疫情防控#
一种典型的禽流感病毒,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国纳科技酱,技术背景资深运营,百家匠心计划签约创作者,百家榜上榜创作者,百度问一问特邀金牌答主,扎根空净/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二十年,用冷静、专业视角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科学认知。
重要声明:此处所发表的文章是作者国纳科技酱原创作品,版权归国纳科技酱所拥有,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标明原创作者及出处!
推荐阅读:
最新研究:除非我们阻隔病毒传播,否则新冠病毒新变种还会到来
疫情催生新需求,石墨烯抗病毒材料新冠病毒灭杀率高达99%引热议
变异后连妈都不认识了!面对新冠病毒最新变种,我们应该怎么办?
《自然》杂志最新发文,或阐明为何新冠病毒将和我们长期共存
为什么我们不能根除新冠病毒?疫苗作用有多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重磅丨新冠病毒致命弱点被科学家发现,或有望实现“物体免疫”
新冠病毒大解密:它是如何打开“入侵之门”的,为何易传播?
包装新冠病毒阳性事件频发,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进化生物学家预测,新冠病毒不会被根除,将与我们如影相随?
新冠病毒危害大,我们应如何应对?构建“四维防护盾”或是出路?
最新研究丨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概率比物表传播还要高,达1000倍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Nature》点名WHO:为何花了两年时间才承认新冠病毒可空气传播
材料科学家丨通过物化调控可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链,详细解读来了
Delta病毒横行,钟南山指出:人员频密皆高危,空净迎来新挑战
疫情防控需多重屏障?英学者提物表抗病毒概念,类似物体免疫力?
国际精英创业周精彩纷呈,聚治携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受邀出席
世界首创?苏州工业园区一企业石墨烯复合抗菌抗病毒滤芯横空出世
石墨烯抗病毒材料问世,备受空净涂料纺织等行业关注,意义重大
美科技双雄推抗新冠涂料,灭活率99.9%,类似材料国内已有报道